- 使用场景
- 连甍接栋常用来形容建筑物的排列整齐,尤其是指连绵不断的房屋或建筑群,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的关系密切,团结一致。
- 例句
- 1. 这座古镇的建筑物连甍接栋,保存完好。2. 那个村子的房屋连甍接栋,一片繁荣景象。3. 他们家三代人都住在同一条街上,真是连甍接栋。
- 基本含义
- 形容房屋密集连续,屋檐和墙壁相连。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连甍接栋,很壮观。初中生:这个古镇的房屋都是连甍接栋,很有特色。高中生:我们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就像连甍接栋一样,团结一致。
- 故事起源
- 连甍接栋最早见于《史记·岳飞传》,出自南宋时期的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连甍十余里,光景与四时”。陆游以连甍接栋来形容建筑物的排列整齐,形象地描绘了南宋时期建筑物繁盛的景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连甍接栋可以联想成“连着的檐和墙”,形象地描绘了房屋密集连续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连甍接栋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词语解释
- lián méng jiē dòng ㄌㄧㄢˊ ㄇㄥˊ ㄐㄧㄝ ㄉㄨㄙˋ
连甍接栋(連甍接棟)
谓房屋连片。 清 王韬 《洋泾滨海市说》:“今新街及马路侧,连甍接栋者皆是也。” 清 余宾硕 《金陵览古·昭明读书台》:“城中烟火万家,连甍接栋。”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