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汉 张衡 《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於隍。”谓推入城池中。按,《孟子·万章下》称 伊尹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 尧 舜 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 张 赋本此意。后以“纳隍”指出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宋书·王僧达传》:“民有咨瘼之声,君表纳隍之志。” 唐 陆贽 《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儻宏善救之心,当軫纳隍之虑。” 宋 王禹偁 《贺雪表》:“因百姓以为心,思躋寿域;虑一夫之不获,常若纳隍。”
- 基本含义
- 纳隍指的是纳入河川,用来形容将河水引入灌溉渠道。
- 详细解释
- 纳隍是中国古代农业灌溉系统的一部分,是将河水引入渠道,用来灌溉农田的一种工程。纳隍成语比喻把有利的因素引入到某个地方,使其发挥作用。
- 使用场景
- 纳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将有利的资源或因素引入到某个地方,使其发挥作用的情况。比如,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地区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使其经济发展迅速。
- 故事起源
- 纳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业灌溉系统。古代农民为了灌溉农田,会修建一些渠道将河水引入,其中一个重要的工程就是纳隍。后来,纳隍这个词就被引申为将有益的因素引入某个地方。
- 词语结构
- 纳隍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纳”和名词“隍”组成。纳隍的字面意思是引入河水的渠道,引申为将有益的因素引入某个地方。
- 例句
- 1. 这个城市纳隍了大量的外资,经济发展迅速。2. 这个项目纳隍了一流的专家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纳隍的发音“nà háng”与“拿航”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拿着一艘船,将船放入渠道中,引入河水,以帮助农田灌溉。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纳隍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灌溉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以及古代农业灌溉的历史和技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农民爷爷修了一条纳隍,用来灌溉农田。2. 初中生:这个城市纳隍了大量的外资,经济发展迅速。3. 高中生:这个项目纳隍了一流的专家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 4. 大学生
- 通过纳隍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理解将有益的因素引入某个地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