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吏治清明,政绩卓著。 清 朱鹤龄 《愚庵杂著·书赵公蹇卿事》:“ 赵公蹇卿 ……令 会稽 ,甚有循卓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乡饮酒礼》:“夫循卓贤侯,诚能于型民化俗起见,而实意举行,安在善良之不应聘,而众庶之羣胥悦慕乎!”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言行举止有道德准则,处事有原则,不轻易妥协。
- 详细解释
- 循卓是由“循”和“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循指依循,遵循;卓指高尚,优秀。循卓表示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上严格遵循道德准则,处事有原则,不轻易妥协。
- 使用场景
- 循卓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行高尚,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妥协。可以用来表扬有道德操守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勉,提醒自己要坚守原则。
- 故事起源
- 循卓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卫灵公》。孔子曾经称赞季康子的德行,说他的言行举止很有原则,不轻易妥协,就用了“循卓”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一直循卓,从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坚持原则,循卓不妥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循卓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循可以联想为遵循,卓可以联想为高尚。通过联想记忆,将两个部分联系起来,记忆起来会更加容易。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循卓相关的成语,如循序渐进、循规蹈矩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循卓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循卓的行为,不做欺骗别人的事情。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循卓,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坚持原则,循卓不妥协。4. 大学生:在职场上,要循卓,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5. 成年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循卓的原则,不轻易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