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一丁不识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或某种知识非常陌生,毫无了解。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却实际上一无所知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对某个领域的无知。
- 例句
- 1. 他对计算机一丁不识,完全不懂怎么操作。2. 这位老师对音乐一丁不识,却被安排教授音乐课程。
- 基本含义
- 指对某种知识或技能一无所知,完全不了解。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韩愈的作品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起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古诗词一丁不识,需要好好学习。2. 初中生:他对足球一丁不识,却想加入球队。3. 高中生:我对法律一丁不识,需要找个律师咨询。4. 大学生:他对电影制作一丁不识,却想成为导演。5. 成年人:我对投资一丁不识,需要请教专业人士。
- 故事起源
- 关于一丁不识的故事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与唐代文学家韩愈有关。相传,韩愈在年轻时曾经自负才华,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一次,他到乡村游玩,遇到一个农民,对方问他:“先生,你认识字吗?”韩愈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愚蠢,因为他是一个文学家,自然认识字。于是他回答:“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农民听后笑而不语,韩愈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有了“一丁不识”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使用“一丁”表示极少的意思,联想到“一丁点”,然后与“不识”联想在一起,形成一个对某种知识完全不了解的形象。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一丁”和“不识”两个部分组成。
- 词语解释
- yī dīng bù shí ㄧ ㄉㄧㄥ ㄅㄨˋ ㄕㄧˊ
一丁不识(一丁不識)
一字不识。《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理刑副千户 西门庆 ,本係市井棍徒,夤缘陞职,滥冒武功,菽麦不知,一丁不识。”《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 邢生 后来做到尚书的人品,你道他眼里那里有你这个一丁不识的佳公子?”参见“ 一丁 ”。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