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凝阴多用来形容天气或环境,如寒冷潮湿的冬天、阴冷的山洞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如形容一个人冷酷、沉默寡言。
- 例句
- 1. 这个山洞里阴风凛冽,真是凝阴之地。2. 冬天的北方,天气寒冷,凝阴的气息笼罩着大地。3. 他的性格孤僻冷漠,总给人一种凝阴的感觉。
- 基本含义
- 指阴气凝结、阴冷湿寒。
- 基本解释
(1).指阴云。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视曾云之崔巍,聆悲飊之掩屑。弥昼夜以滞淫,怨凝阴之方结。望新晴於落日,起明光於躋月。” 唐 张说 《入海》诗之一:“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宋 苏辙 《贺雪御筵谢状》之二:“伏以近自频年,每愆时雪。圣心勤念,虽渊默以无言;天意密符,变凝阴而有作,飞花先自於宫闕,布润俄遍於寰瀛。”
(2).阴凉之气。 三国 魏 应璩 《百一诗》之二:“室广致凝阴,臺高来积阳。” 唐 许敬宗 《奉和仪鸾殿早秋应制》诗:“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
(3).凝聚的阴气。 清 戴名世 《<儿易>序》:“君子读 崇禎 之事,以为当此之时,凝阴感召,连类并进,於卦为《否》之初六,其祸方形而未有止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凝阴相关的成语,如凝霜、凝寒等,以扩大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天气真冷,凝阴的寒气让人不想出门。2. 初中生:他的性格凝阴冷漠,不善于与人交流。3. 高中生:这个地方凝阴的气息很重,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4. 大学生:北方的冬天凝阴湿冷,人们都喜欢待在温暖的室内。
- 故事起源
- 凝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左传·隐公二年》:“冬十月,凝阴,雨雪,不犁。”这句话描述的是冬天天气寒冷,阴气凝结,下雨下雪,无法进行耕作。从而衍生出凝阴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记忆来记住凝阴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非常寒冷、潮湿的冬天,天空中弥漫着阴冷的气息,给人一种凝重、沉闷的感觉。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凝阴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凝”是动词,表示凝结;“阴”是名词,表示阴气。
- 详细解释
- 凝阴是指阴气凝结、阴冷湿寒的意思。它形容天气或环境非常寒冷、阴冷潮湿,给人一种凝重、沉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