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伐枳的词语解释
伐枳的意思
拼音:fá zhǐ    注音:ㄈㄚˊ ㄓㄧˇ
使用场景
伐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破坏知识和人才的行为。可以用于讽刺那些不重视知识和人才的人,或者用于批评那些破坏知识和人才的行为。
例句
1. 这些行为伐枳了我们国家的人才资源。2. 不重视教育就是在伐枳未来的发展。
基本含义
伐枳是指砍伐果树,比喻毁坏人才、破坏知识。
基本解释

《后汉书·岑彭传》:“﹝ 岑熙 ﹞迁 魏郡 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 岑君 伐之;我有蟊贼, 岑君 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 唐 张说 《相州冬日早衙》:“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金石萃编·唐张允碑》:“聊遵置薤之言,俄喧伐枳之咏。”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知识和人才相关的成语,如“狼奔豕突”、“亡羊补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不好好学习,就像是在伐枳自己的未来。2. 初中生: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伐枳整个社会的进步。3. 高中生: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不重视教育的现象,这种行为就是在伐枳国家的发展。
故事起源
伐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则故事。相传,孔子在鲁国时,有一天他看到有人正在砍伐果树,他对这个行为感到非常不满,于是就对旁边的人说:“这就像是伐枳一样,破坏了知识和人才。”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为了成语“伐枳”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成语“伐枳”。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斧头砍伐果树,同时砍掉了知识和人才,形成了伐枳这个成语的形象。
词语结构
伐枳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伐”和名词“枳”组成。
详细解释
伐枳的意思是砍伐果树,枳指的是一种果树。这个成语比喻毁坏人才、破坏知识。在古代,果树代表着知识和人才,伐枳就是指毁坏知识和人才。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破坏知识和人才的危害性。
(0)
诗文中出现“伐枳”的诗词

相州冬日早衙

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

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

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