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国器的词语解释
国器的意思
拼音:guó qì    注音:ㄍㄨㄛˊ ㄑㄧˋ
使用场景
国器一词常用于形容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事物或人才,可以用来赞美和称颂国家的重要资源和人才,也可以用来批评和警示国家的重要资源和人才的缺失或流失。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是国家的国器,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被破坏或丧失。
例句
1. 这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是国家的国器。2. 这座古城是中国的文化国器。3. 我们应该珍惜国家的国器,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重要器物,也指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才或事物。
基本解释

(1).国家所需的器材用具。《管子·山至数》:“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财物,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君实乡州藏焉,曰某月某日。” 尹知章 注:“矩券,常券……其有皮革之类堪於所用者,所在乡州有其数,若今官曹簿帐。”
(2).旧指可以治国的人材。《荀子·大略》:“口不能言,心能行之,国器也。”《汉书·韩安国传》:“於 梁 举 壶遂 、 臧固 ,至它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颜师古 注:“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於国政也。”《晋书·庾冰传》:“顷皇家多难,衅故频仍,朝望国器,与时歼落,遂令天眷下坠,降及臣身。”《新唐书·张九龄传》:“ 仲方 ,生歧秀,父友 高郢 见,异之,曰:‘是儿必为国器,使吾得位,将振起之。’”
(3).国家的宝器,指钟鼎之类。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盖君子藏器以有待也,畜德以有为也……或运思於立言,或铭勋乎国器,殊途同归,其致一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国家的重要资源和人才的故事和事例,进一步理解国器的含义和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国器,教我们许多知识。2. 初中生:这位校长是我们学校的国器,带领我们学校取得了很多荣誉。3. 高中生:这本书是中国文学的国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 大学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国家的国器,对推动科技发展有重要意义。
故事起源
国器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齐国的故事。公元前548年,齐国的襄公去世,留下了一位年幼的儿子悼公继承王位。悼公即位后,他的叔父田和、叔父田和的儿子田常等人企图夺取王位。在这个危急时刻,齐国的大臣孟尝君提议将国家的重要器物——乐器“韶”和“钟”——以及国玺交给悼公,以显示他的合法统治地位。孟尝君说:“国之重器,非韶、非钟,其可得而亡乎?”,意思是说国家的重要器物不仅仅是乐器,还包括国玺。这个故事表达了国家的重要器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和作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国器”与国家的重要资源和人才联系起来来记忆。可以想象国家的国器就像是国家的宝贝一样,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词语结构
国器是一个名词短语,由“国”和“器”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国器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原意是指国家的重要器物,如乐器、祭器等。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指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才或事物。国器可以是国家的重要官员、政策措施、科技成果等,也可以是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
(0)
诗文中出现“国器”的诗词

答许右史·其一

黄须芃芃田舍翁,倾身坐向钱孔中。

长颊便便美少年,行步顾影私自怜。

谁知腐鼠能为祟,纵是神仙有播迁。

使君似识浮云意,蹉跎实为功名利。

已拚酒隐富贵世,潦倒佯狂百无忌。

浊醪恰供十日饮,酣法须与当时异。

五斗乍可调燥吻,飞觞二子雄相视。

醉杀不作傲杯人,迩来那得独醒事。

魏文大白满如月,曾托属车称国器

若言此物非其任,尔家破瓢亦应弃。

(0)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

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

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

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

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

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

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

宫星徒列位,隙日不回轮。

自昔追飞侣,今为侍从臣。

素弦哀已绝,青简叹犹新。

未遂挥金乐,空悲撤瑟晨。

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

(0)

寿邹山卢封君

蓬莱浮佳气,缭绕丽华堂。

采秀烟霞外,承恩日月傍。

五花开杖屦,七叶盛冠裳。

忠孝贻谋远,诗书衍泽长。

盈庭皆国器,清署更仙郎。

卓异传畿甸,貤褒宠帝乡。

宁亲遥戏綵,报主近含香。

海屋添筹历,皇家正栋梁。

占星新献瑞,躔极永呈祥。

桃李春初满,笙歌夜未央。

婆娑龙是杖,潦倒玉为浆。

麋鹿山中侣,鹓鸾天际行。

词裁三祝颂,诗进九如章。

圣代嘉元老,还看荐锡光。

(0)

废科举歌

徵辟一变尚口舌,棘院抡才取合格。

一声平地起雷音,登榜居然奇脚色。

十年窗下弄羊毛,暗中福命阴司操。

脱却蓝衫换紫袍,功名赚老几多豪。

上掌文衡为笼络,人心向之如转轴。

五百馀年积弊深,前明遗制今流毒。

童子自大称天王,秀才往往闹科场。

迎合文字固龌龊,激昂史论亦荒唐。

科学发达科举废,学堂作为出身地。

险恶风潮日夜生,新进浮嚣非国器

谁为君王画此谋,半途不是好收头。

百万士子吞声哭,珠沈海底无人搜。

暮四朝三莽号召,戏弄猢狲入圈套。

钓钓无饵要求鱼,那有神鱼肯上钩。

(0)

三哀诗·其一袁爽秋京卿

土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

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公官典客时,正值艰难际。

初言义和拳,本出大刀会。

先皇铸九鼎,早既斥魑魅。

明明白莲教,遗孽传苗裔。

邪述金钟罩,不过弄狡狯。

宗社三百年,岂可付儿戏。

继言诸大国,各有白马誓。

预储大万金,始可戮一士。

矧持英簜来,堂堂大国使。

一客不能容,反纵瘈犬噬。

问罪责主人,将以何辞对?

封事两留中,痛哭再上疏。

彼贼敢横行,实挟朝贵势。

奈何朝廷尊,公与匪人比?

盲师糊涂相,骄将偃蹇吏。

掷国作孤注,作事太愦愦。

速请黄钺诛,无得议视贵。

幸清君侧恶,斧钺臣不避。

当璧天子父,不敢为尊讳。

天潢盗弄兵,语直斥王字。

呜呼批鳞难,况触投鼠忌。

朝衣缚下狱,众口成诟詈。

白刃露霜锋,黄巾走尘骑。

阿师呼大兄,红带夹道侍。

欢哗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公甫下囚车,拜问臣何罪?

刑官纵马来,大骂囚无礼。

岂容发口言,指天复画地。

呼天声未终,滚地头已坠。

恶耗四海传,何人不雨泪!

识公十数年,相见軏倒屣。

追述潘邓说,许我以国器

同辈六七贤,推公最强记。

喜谈佛老学,语我求出世。

知公真名士,不独善交艺。

未知比干心,竟为直谏碎。

我实知公浅,负负心内愧。

马关定约后,公来谒大吏。

青梅雨翛翛,煮酒论时事。

公言行箧中,携有《日本志》。

此书早流布,直可省岁币。

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我笑不任咎,公更发深喟。

今日读公疏,倘得行公意。

四百五十兆,何至贻民累。

不独民累祛,中国咸受惠。

即彼附贼徒,亦缓须臾毙。

斥公助逆人,黄泉见亦悔。

苍苍天九重,今尚浮云蔽。

痛公不言隐,开卷軏流涕。

盗首既伏诛,知公不为厉。

定为社稷忧,骑龙谒天帝。

(0)

寄郴州李相公

高楼王与谢,逸韵比南金。

不遇销忧日,埃尘谁复寻。

旷怀澹得丧,失意纵登临。

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

虬龙压沧海,鸳鸯思邓林。

青云伤国器,白发轸乡心。

功高恩自洽,道直谤徒侵。

应笑灵均恨,江畔独行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