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笠辞的词语解释
三笠辞的意思
拼音:sān lì cí    注音:ㄙㄢ ㄌㄧˋ ㄘㄧ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有深度、有见地,表达出对其言辞的赞赏和钦佩。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三笠辞,让人受益匪浅。2. 这篇文章的写作水平非常高,可以说是一篇典型的三笠辞。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话或文章有深度、有见地,言辞高妙。
基本解释

日本 人 阿部仲麿 ,字 三笠 , 奈良 时代来 唐 ,将归,作《望月歌》,世称《三笠辞》。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之十五:“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原注:“ 仲麿 使於 唐 ,将还,从 明州 上舟,望月作歌,世传为絶唱,《三笠山辞》是也。”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言辞、写作相关的成语,如“辞章句短”、“文思泉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真是三笠辞,我听得很开心。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语言表达非常好,简直是一篇三笠辞。3. 高中生:他的演讲非常有深度,言辞高妙,真是一位三笠辞的演讲家。
故事起源
三笠辞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的《三笠》一诗中。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乌黑的毛皮,通过对毛皮的描绘,表达了对毛皮的美好赞美之情。后来,人们将“三笠”与“辞”结合起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高妙。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笠辞”与高质量的言辞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高妙的言辞,如三笠般黑色的毛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词语结构
三笠辞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三笠辞源自中国古代的《诗经》,其中的《三笠》是指一种乌黑的毛皮,而《辞》是指言辞、词句。三笠辞形容人的言辞高妙,有深度,有见地。
(0)
诗文中出现“三笠辞”的诗词

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五

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将西子笑东施。

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