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逃亡者聚集的地方,也可以用于比喻逃避现实的人们聚集的地方。
- 例句
- 1. 他们逃亡到了一个偏远的山区,形成了一个逋逃薮。2. 这个城市的贫民区成了逃避现实的人们的逋逃薮。
- 基本含义
- 指逃亡或逃避现实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 基本解释
藏纳逃亡者的地方。语本《书·武成》:“今 商王 受 无道……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藪。”《世说新语·假谲》“ 陶公 自上流来赴 苏峻 之难”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中书令 庾亮 以元舅辅政,欲以风轨格政,绳御四海,而 峻 拥兵近甸,为逋逃藪。” 明 黄瑜 《双槐岁钞·妖僧扇乱》:“自中官崇尚释氏,为奸兇逋逃藪。”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桌子的跳舞》:“文艺是生活战斗的表现,决不是没中用者、怠惰者的逋逃薮。”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逃亡、逃避现实相关的成语,如“逃之夭夭”、“逃避责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逋逃薮里藏起来,害怕被追捕。2. 初中生:逋逃薮是逃亡者的庇护所,他们在那里互相帮助。3. 高中生:他们选择了逋逃薮,是因为他们无法面对现实的困境。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英文翻译
1.[书] (逃亡的人躲藏的地方) refuge for fugitives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逋逃薮”与逃亡者聚集的地方联系起来,通过形象化记忆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逋逃薮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齐国平原君虞卿被秦国所追杀,逃到了一个草木丛生的地方,与其他逃亡者聚集在一起。逃亡者们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逃亡者的聚集地,被称为“逋逃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