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崇虚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种观念、理念或事物的过度追求,而忽视了现实的需要。可以用于批评那些过于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人或事物。
- 例句
- 1. 他过于崇虚,总是沉迷于虚幻的理想,而无法实际行动。2. 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实干,而不是空谈和崇虚。
- 基本含义
- 指过分推崇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观念,不重实际。
- 基本解释
崇尚虚假。 晋 陆机 《演连珠》:“臣闻积实虽微,必动於物;崇虚虽广,不能移心。”《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崇虚非徵,积实莫尚。” 李善 注:“言崇尚虚假,谅非有徵,积累成实,则莫能尚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崇高”、“虚伪”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崇虚地想成为超级英雄,但他却没有实际行动。2. 初中生:有些同学过于崇虚追求完美的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的重要性。3. 高中生:在现实社会中,过度崇虚的人往往无法适应现实的需求,造成了很多问题。
-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位农夫种植了一棵桑树,希望能得到大量的桑叶。他每天都去祭祀桑树,但却没有认真地照料它,最终桑树没有长出丰富的桑叶。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过分迷信、崇拜虚幻的东西,而不去实际努力,是没有效果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虚幻的世界里,仰望着一个巨大的“崇”字,表示他过分推崇虚幻的事物。
- 词语结构
- 崇虚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形容词“崇”修饰形容词“虚”。
- 详细解释
- 崇虚是由“崇”和“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崇指推崇、尊崇,虚指虚幻、不实际。崇虚表示人们对虚幻事物过分推崇的现象,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忽视现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