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年轻人或新事物在初露锋芒时就展现出的优秀才能和潜力。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初期就显示出的不凡特点。
- 例句
- 1. 这位年轻演员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让人看到了他的苕颖之才。2. 这个初创公司刚刚成立不久,但已经展现出了苕颖的潜力。
- 基本含义
- 指人才或事物在初露端倪时,便显露出不凡的潜质和才华。
- 基本解释
(1).草花和禾穗。亦泛指植物的花、穗及其茎。 唐 刘禹锡 《畬田作》诗:“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王闿运 《桂颂》序:“嗟此桂枝,依柯分命,独能苕颖不悴,飞馨流艳。”
(2).《文选·陆机〈文赋〉》:“或苕发颖竖,离众絶致。” 吕向 注:“谓思得妙音,辞若苕草华发,颖禾秀竖,与众辞离絶,致於精理。”后因以“苕颖”比喻意旨文辞之精妙特出者,或特出之事物。 黄侃 《论学杂著·礼学略说》:“羣书之中,搴其苕颖,则 江氏 《周礼疑义举要》,融会 郑 注而参以新説。”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能和潜力相关的成语,如“蓬勃发展”、“脱颖而出”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同学虽然年纪小,但他的画画技术已经展现出了苕颖。2. 初中生:初中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努力,展现自己的苕颖之才。3. 高中生:高中时期是展现苕颖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展现自己的苕颖,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 故事起源
- 苕颖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秦策四》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将王贲在一次战斗中,年轻的士兵苕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勇气,战斗中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能力,因此得到了王贲的赏识和提拔。后来,人们用“苕颖”来形容初露才华的年轻人或事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苕颖的发音“tiáo yǐng”与“挑英”相连,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苕颖是由植物名词“苕”和“颖”组成的成语。苕是指茎柔软而有力的葛类植物,颖是指植物的种子。比喻人或事物在初期阶段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潜力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