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战国 末 韩非 作《五蠧》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蠧民。蠧,蛀虫。《晋书·庾峻传》:“ 秦 塞斯路,利出一官,虽有处士之名,而无爵列於朝者, 商君 谓之‘六蝎’, 韩非 谓之‘五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如 商 韩 六蝨,五蠹,弃孝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
- 基本含义
- 指五种害虫,比喻极其危害的事物。
- 详细解释
- 五蠹是由“五”和“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五”表示数量,表示多个;“蠹”是害虫的意思。五蠹指五种害虫,也比喻极其危害的事物。它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具有破坏性、危害性的情况,常用来形容对社会、个人、事业等产生严重破坏的力量。
- 使用场景
- 五蠹常用于描述一些具有破坏力、危害性的事物,例如:指某种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指某种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等。
- 故事起源
- 五蠹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荀子·劝学篇》。据说,当时有一个人在劝告别人学习时,用五种害虫来形容不学习的危害,从而引申出了五蠹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五蠹的成语结构是“五 + 蠹”。
- 例句
- 1. 这场疫情就像是五蠹一样,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2. 这个公司的内部腐败问题已经达到了五蠹的程度,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来整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五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五只害虫在破坏着一片绿洲,形象地表示了危害和破坏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四害”、“三毒”等,从而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五蠹的存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危害,我们应该要警惕。2. 初中生: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给五蠹有机可乘的机会。3. 高中生:五蠹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4. 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五蠹的危害,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