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印刷出版行业、图书馆、学校等场景中。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复制品或副本。
- 例句
- 1. 这是一本珍贵的古代印本,非常值得收藏。2. 图书馆里有很多稀有的印本,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历史。
- 反义词
副本、蓝本
- 基本含义
- 指印刷的书籍或文件副本。
- 基本解释
◎ 印本 yìnběn
[printed copy] 印刷后装订的书本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古代书籍的制作和保护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本精美的印本,是我最喜欢的绘本。2. 初中生:这个图书馆收藏了很多珍贵的古代印本,我想去看看。3. 高中生:老师推荐的这本印本是这门课的教材,我们要认真学习。
- 故事起源
- 印本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人徐渭的《春秋左传注》中。由于古代没有印刷术,书籍都是手工抄写的,因此印本成为了一种珍贵的文物。后来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印本逐渐成为了大众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 英文翻译
1.printed books; printed copy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印本与印刷术联系起来,想象一本书在印刷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副本,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印刷的书本。对写本而言。 宋 王溥 《五代会要·经籍》:“见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穀梁》四经未有印本。”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之八:“兼此书误本之传,不但书坊而已, 黄州 印本亦多有。”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古人书籍,多无印本,皆自钞録。” 鲁迅 《书信集·致吕蓬尊》:“《十月》我没有加以删节,印本的缺少,是我漏译呢,还是漏排,却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