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篆刻的词语解释
篆刻的意思
拼音:zhuàn kè    注音:ㄓㄨㄢˋ ㄎㄜˋ
基本解释

◎ 篆刻 zhuànkè
[seal cutting] 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比喻精心书写或作文

英文翻译

1.seal cutting

详细解释

(1).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吕延济 注:“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 宋 秦观 《赠刘使君景文》诗:“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觴侠气上云空。”
(2).谓雕琢,过分修饰文字。 明 高启 《跋沟南诗后》:“格律深稳,不尚篆刻,而往往有会理切事之理。”
(3).雕刻印章。《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文彭 、 文嘉 ﹞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米紫来自书诗卷》:“﹝ 米紫来 ﹞诗画皆工秀,兼善篆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 抱石 ,我看是一位标准的 中国 艺术家,他多才多艺,会篆刻,又会书画,长于文事。”

基本含义
指用篆刻技艺刻划文字或图案。也用来形容文章或书法字迹刻画精细,工艺精湛。
使用场景
篆刻常用于描述艺术家的技艺或作品,也可用于形容文字或字迹的精湛。在书法、美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中,篆刻是重要的技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印章制作等方面。
故事起源
篆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代和周代,当时篆刻主要用于刻制印章。在秦汉时期,篆刻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表达方式。篆刻作品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书法字迹像篆刻一样精细而工整。2. 这幅篆刻作品的刀法独特,展现了艺术家的才华。3. 他的文章篆刻般精湛,字字珠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篆刻”这个词语:1. 将“篆刻”这个词语与中国传统艺术联系起来,想象一位艺术家在石头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的场景。2. 将“篆刻”的发音“zhuàn kè”与“转刻”进行联想,表示文字或图案被刻在另一个材料上的过程。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篆刻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篆刻的历史、技巧和艺术欣赏。了解篆刻的发展演变,并尝试自己刻制一枚印章或练习书法,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美术课上学习了篆刻,刻了一个自己的名字的印章。2. 初中生:老师夸奖我写的作文篆刻般精湛,让我很开心。3. 高中生:我对篆刻很感兴趣,正在学习如何刻制印章。4. 大学生:在艺术展览上看到了一些篆刻作品,被它们的精细和工艺所吸引。
(0)
诗文中出现“篆刻”的诗词

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书,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

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0)

端砚诗

披云离北岩,度岭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槚。骚坛意莫逆,匠石语○奓。

匪垩劳运斤,如带防毁銙。砺○○○○,观隅整同厦。

津津剖马肝,索索模羊觟。

气逼松滋豪,烟联雪涛奼。登堂却蹒跚,饮水何?閜。

守墨面宜黔,含贞口终哑。

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

《鲁史》记获麟,晋帖题裹鲊。

供给到唐文,护持等商斝。

眉形空爱纤,风字仍嫌哆。

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

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

严韵拾孑遗,微才任聊且。

(0)

洞庭山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

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

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

狂语醉发应卢胡。

(0)

如意歌赐怡亲王

彩云冉冉鸾鹤翩,鸾鹤背驭双神仙。

南极西池环佩联,双双同庆帝胄贤。

手执如意来当前,篆刻蝌蚪黄金填。

晶荧上下星文缠,瑶台此日喜气偏。

琅琅更听仙语传,唱随偕老如和弦。

既指山海为岁年,复言日月同团圆。

煌煌带砺眷便便,子孙永保福且绵。

予因仙语嘉喜骈,为尔歌双如意篇。

(0)

监试呈诸试官

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

文辞虽少作,勉强非天禀。

既得旋废忘,懒惰今十稔。

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

每闻科诏下,白汗如流沈。

此邦东南会,多士敢题品。

刍荛尽兰荪,香不数葵荏。

贫家见珠贝,眩晃自难审。

缅怀嘉祐初,文格变已甚。

千金碎全璧,百衲收寸锦。

调和椒桂酽,咀嚼沙砾碜。

广眉成半额,学步归踔踸。

维时老宗伯,气压群儿凛。

蛟龙不世出,鱼鲔初惊淰。

至音久乃信,知味犹食椹。

至今天下士,微、管几左衽。

谓当千载后,石室祠高眹。

尔来又一变,此学初谁谂。

权衡破旧法,刍豢笑凡饪。

高言追卫、乐,篆刻鄙曹、沈。

先生周、孔出,弟子渊、骞寝。

却顾老钝躯,顽朴谢镌锓。

诸君况才杰,容我懒且噤。

聊欲废书眠,秋涛舂午枕。

(0)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

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

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

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

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跑。

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

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

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

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

简牍仪型在,儿童篆刻劳。

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

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

般斤思郢质,鲲化陋鯈濠。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

殷勤理黄菊,未遗没蓬蒿。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