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付法常用于描述司法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情景。它可以用来指责或批评违法者,也可以用来赞扬法律的公正和权威。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付法惩治犯罪”、“依法付诸实施”等类似的表达。
- 例句
- 1. 按照法律规定,对于犯罪行为必须付法。2. 面对社会不法之徒,我们要坚决付法,维护社会的安宁。
- 基本含义
- 指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或判决。
- 基本解释
(1).谓交付法司论罪。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襄州 胡延庆 得一龟,以丹漆书其腹曰‘天子万万年’以进之。凤阁侍郎 李昭德 以刀刮之并尽,奏请付法。 则天 曰:‘此非恶心也。’捨而勿问。”《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 《博异记·张遵言》:“前者夜叉 牛叔良 等七人,为追 张遵言 不到,尽以付法。”
(2).指传授佛法。《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四祖优波毱多尊者》:“﹝尊者﹞復谓曰: 如来 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於我,今復付汝。听吾偈言: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乃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却復本座,跏趺而逝。”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他( 弘忍 )也要效法老师的作风,保持以前单传的方式,而 慧能 恰巧也是那样纯朴,所以说他单独付法给 慧能 ,这是有可能的。”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法律和司法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法网恢恢”、“法不阿贵”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法律和司法制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做错事情就要付法承担后果。2. 初中生:我们学习法律知识,明白了犯罪行为必须付法。3. 高中生: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规定,否则要付法。以上是关于成语“付法”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付法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它是由“付”和“法”两个常用的汉字组成,表示按照法律进行处罚或判决。这个成语的形成和使用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有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法官在法庭上宣判,手持法槌,正式宣布付法。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付法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付法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付”和“法”两个汉字组成。付指执行、实施的意思,法指法律。付法的基本含义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或判决。这个成语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不可违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