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僧侣。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诗:“皁盖依松憇,緇徒拥锡迎。” 宋 岳珂 《桯史·记李龙眠海会图》:“ 李龙眠 既弃画马之嗜,亶作补陁大士相,以施緇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緇徒执罪福之説,诱胁愚民。”
- 基本含义
- 指黑衣僧侣,也用来形容穿黑衣服的人。
- 详细解释
- 缁徒是由“缁”和“徒”两个词组成的。其中,“缁”指黑色的,指黑色的衣服;“徒”指僧人。缁徒原指穿着黑色僧袍的僧人,后来泛指穿着黑色衣服的人。
- 使用场景
- 缁徒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多用于文学作品或者古代小说中,用来形容穿着黑色衣服的人,通常带有一种神秘、庄重的意味。
- 故事起源
- 缁徒一词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一书中,用来形容贾宝玉穿着黑色衣服的样子。在小说中,贾宝玉是一个文静、内敛的人物,因此作者采用了“缁徒”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形象。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是“缁徒”,谓语是“是”。
- 例句
- 1.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像个缁徒一样神秘庄重。2. 那个戏剧演员扮演的角色穿着黑色服装,看起来像个缁徒。
- 记忆技巧
- 将“缁徒”与黑色衣服的形象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僧人的服饰和修行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万圣节的时候穿上黑色衣服,成了一个可爱的缁徒。2. 初中生:他的穿着总是很特别,有时候像个缁徒,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3. 高中生:在那个黑暗的夜晚,她穿着黑色长袍,宛如缁徒一般,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