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生号的词语解释
生号的意思
拼音:shēng hào    注音:ㄕㄥ ㄏㄠˋ
基本解释

生时的称号。《礼记·檀弓上》“死謚, 周 道也” 唐 孔颖达 疏:“ 殷 以上有生号,仍为死后之称,更无别謚, 尧 、 舜 、 禹 、 汤 之例是也。” 郭沫若 《雄鸡篇·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 周 代列王,如 文 、 武 、 成 、 康 、 昭 、 穆 、 恭 、 懿 等等都是生号,而非死谥。连《孟子》书里面的‘ 孟子 见 梁惠王 ’、‘ 孟子 见 梁襄王 ’,以及 齐宣王 、 滕文公 等, 惠 、 襄 、 宣 、 文 都是生号,而非死谥。”

基本含义
指某人或某物的生命已经终结,已经去世。
详细解释
生号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生”和“号”两个字组成。其中,“生”指人的生命,表示活着的状态,“号”指号令,表示结束的状态。因此,“生号”一词表示某人或某物的生命已经终结,已经去世。
使用场景
生号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的死亡,可以用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比如悼词、祭文、墓志铭等。
故事起源
生号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或传说,它是根据古代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而形成的。在古代,人们对死亡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敬畏,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生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生”是动词,表示生命的状态;“号”是名词,表示结束的状态。
例句
1. 他年纪虽轻,却因病早已生号。2. 昨天收到了一个消息,我表哥生号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生号”与死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生命的尽头发出号令,表示他的生命已经终结。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死亡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寿终正寝”、“离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的小猫不幸生号了。2. 初中生: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在研究中不幸生号了。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作品在他生号后才得到广泛的认可。4. 大学生:这位音乐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即使他已经生号了。
(0)
诗文中出现“生号”的诗词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鍊师五十韵

我为江司马,君为荆判司。

俱当愁悴日,始识虚舟师。

师年三十馀,白皙好容仪。

专心在铅汞,馀力工琴棋。

静弹弦数声,闲饮酒一卮。

因指尘土下,蜉蝣良可悲。

不闻姑射上,千岁冰雪肌。

不见辽城外,古今冢累累。

嗟我天地间,有术人莫知。

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授我参同契,其辞妙且微。

六一閟扃鐍,子午守雄雌。

我读随日悟,心中了无疑。

黄芽与紫车,谓其坐致之。

自负因自叹,人生号男儿。

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

高谢人间世,深结山中期。

泥坛方合矩,铸鼎圆中规。

炉橐一以动,瑞气红辉辉。

斋心独叹拜,中夜偷一窥。

二物正欣合,厥状何怪奇。

绸缪夫妇体,狎猎鱼龙姿。

简寂馆钟后,紫霄峰晓时。

心尘未净洁,火候遂参差。

万寿觊刀圭,千功失毫釐。

先生弹指起,姹女随烟飞。

始知缘会间,阴骘不可移。

药灶今夕罢,诏书明日追。

追我复追君,次第承恩私。

官虽小大殊,同立白玉墀。

我直紫微闼,手进赏罚词。

君侍玉皇座,口含生杀机。

直躬易媒孽,浮俗多瑕疵。

转徙今安在,越峤吴江湄。

一提支郡印,一建连帅旗。

何言四百里,不见如天涯。

秋风旦夕来,白日西南驰。

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

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

寻君又觅我,风驭纷逶迤。

帔裾曳黄绢,须发垂青丝。

逢人但敛手,问道亦颔颐。

孤云难久留,十日告将归。

款曲话平昔,殷勤勉衰羸。

后会杳何许,前心日磷缁。

俗家无异物,何以充别资。

素笺一百句,题附元家诗。

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间骑。

云间鹤背上,故情若相思。

时时摘一句,唱作步虚辞。

(0)

小筑

性本耽篇籍,尤怜诵绝交。

生号东郭,小筑选西郊。

花雾侵衣袂,茶烟亚竹梢。

坐行都自适,好鸟正咬咬。

(0)

晋凯歌二首·其一命将出征歌

重华隆帝道,戎蛮或不宾。

徐夷兴有周,鬼方亦违殷。

今在盛明世,寇虐动西垠。

豺狼染牙爪,群生号穹旻。

元帅统方夏,出车抚凉秦。

众贞必以律,臧否实在人。

威信加殊类,疏逖思自亲。

单醪岂有味,挟纩感至仁。

武功尚止戈,七德美安民。

远迹由斯举,永世无风尘。

(0)

唐嘉会妻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

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

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年甫十一岁,许聘唐家郎。

庭前植嘉树,庭后植垂杨。

辛夷为屋柱,玳瑁为屋梁。

木兰为横桷,文桂为直阑。

堂上珊瑚枝,室中五木香。

朝日照清池,游戏双鸳鸯。

鹤鸣南北牖,花发东西厢。

头上何所饰,郁金为凤凰。

腰间何所佩,鸣玉双琅玕。

上体紫罗襦,下体缃绮裳。

手中著约指,耳后垂明珰。

轻盈展素足,秀色修娥扬。

言辞若兰蕙,动静随安详。

年年藏闺中,邻里不一见。

少小遵姆训,十三能织绢。

十五理中厨,十七通经传。

十九议婚约,婉娈人所羡。

天道信倚伏,人事不可限。

吉日在须臾,女婿忽染患。

䉡䉡几何时,一夕朝露变。

所闻朝露变,恸绝不复苏。

举家尽惶怖,事至奈如何。

冷水洒其面,心臆生微温。

久久魂归来,气结聊复言:"实乃妾不幸,庆门罹祸端。

愿毕所从志,尔辈毋烦喧。

"脱我紫罗襦,缃绮不复顾。

凤凰郁金钗,琅玕鸣玉佩。

纷纷非所有,寂寂委诸地。

明珰与约指,此类永相弃。

矢志同皦日,终天有如此。

膏沐不再施,被服但缟素。

青丝红绿丝,兼箱付女弟。

父母心则善,内戚生异议。

块焉居岁余,媒氏来相闻:"村南有贵宅,美好令郎君。

云从多仆御,具足称田园。

郎君年二十,读书饱经文。

门户实相当,便可结婚姻。

"云芳听此语,掩面生号泣:"无端贝萋锦,无故蝇止棘。

我心磨不磷,我心卷匪席。

但得从容死,何乃相逼迫。

"从此绝勺水,六日不一入。

阿母见怜女,哽咽慰相及:"彼徒哓哓耳,幸毋伤弱质。

吾已峻拒之,还可就饮食。

愿毕尔所志,勿为久邑邑。

"于中事不成,腴言误彼宅:"此女如花好,此女如玉立。

知书服大义,意向多卓识。

为服尽三年,庶可成家室。

"茕茕三年来,兀兀如一日。

媒氏复登门,良吉当及时。

为合二姓好,殷勤求结缡。

诸姑与伯姊,宛转劝言辞:"门户有如此,胡乃大迷离。

先许得书生,后许得富儿。

荣悴若霄壤,安用多狐疑。

可惜桃李年,春风徒自持。

可惜合欢帐,寂寞守空闺。

前路一何迈,为事当三思。

今当就欢庆,往事休烦悲。

"饮泣答诸姑:"礼义全不知。

古道日已远,末俗日已隳。

妇人从一终,金石亮不渝。

乞亲五亩田,佐以流黄机。

布帛聊御寒,粗粝聊支饥。

长斋事空王,永得相皈依。

众人徒嚣嚣,安知心所私。

秽污及吾耳,即与世间辞。

九原如有会,拚此一贱躯。

"握拳爪透肉,嚼齿血流颐。

珠陨泽不灭,兰死香不衰。

本为奇一世,反为世所哀。

是时十九日,月令在孟冬。

婚家执前约,再遣媒相通。

血色红锦笺,一一共银封。

彩盒多喜气,玉茗生春风。

旋行纳采礼,乃在季月中。

云芳忽心动,耳目如有营。

案上见彼物,问自来何从。

众中无以对,亮得知此衷。

名笺裂万缕,擗地捶心胸:"天地非不广,一身胡不容!

孤魂去杳杳,我命旦夕终。

"悲风起西北,白日何冥蒙。

林鸟声哑哑,山鬼啼墙东。

条忽过七日,已是良辰期。

上堂拜父母:"女魂有所归。

女魂有所归,父母愿勿思。

夜来有所梦,吾祖髧髦俱。

在世知不久,将欲游冥冥。

生小养娇痴,不知父母恩。

旦夕领清诲,何以报寸心。

伤念垂暮景,永别谁相存。

"回言嘱幼弟:"甚勿堕家声。

高堂逼西日,定省慎晨昏。

出外就师训,诗书须讨论。

""阿妹已长大,女红当自勤。

向人作威仪,和颜来六亲。

"生别岂不苦,死别不复生。

父母与弟妹,慰言各殷殷:"志意但由汝,安用怀此心。

婿墓亦不远,相去廿里程。

奈尔纤纤步,不堪道上行。

""此实区区怀,第恐不容情。

愿得死一处,犹胜存一身。

"左右闻此语,戚戚皆涕零。

明旦启房栊,绮窗自梳洗。

饮则还举杯,食则还举箸。

楚楚美容仪,盈盈好举止。

哭泣不复为,向人作言语。

一家内外人,无不生欢喜。

今日心已回,固知近好事。

晻晻日西下,沉沉结昏雾。

承颜暮餐毕,华灯阁中启。

独自镜台前,晚妆还为理。

急使侍儿寝,并不由汝意。

缟衣穿上身,素裳备下体。

头上著荆钗,足下具麻履。

可怜金跳脱,可惜金约指。

一一留箧中,物物不随己。

素琴徒自张,明镜亦为翳。

四顾无人声,空隙来阴吹。

肌栗凛生寒,不知此何际。

仰瞻帷之外,复在床之里。

我死甘如饴,今宵得其所。

白帨绞作绳,正梁堪作系。

引颈入绳中,夜半悠悠逝。

忽然闻嘑声,阖家尽惊起。

颠仆奔老母,仓卒呼侍婢。

秉烛上阁中,慌忽不得视。

竞力向后床,魂魄已飞扬。

一时扶掖下,五体如冰僵。

颜面即如是,不黑不萎黄。

安然得所归,贞志谅已偿。

唐家因卜地,乃是淀湖涯。

灵翙向晓发,前路行迟迟。

道傍千万人,拥看生嗟咨。

流水为呜咽,去马为酸悲。

两棺合一冢,所葬亦所宜。

风闻下旌诏,光彩生乡闾。

煌煌树绰楔,巍巍建灵祠。

青山为环抱,绿树为连枝。

上有芙蓉花,并蒂开奇姿。

下有鸳鸯鸟,交颈声和谐。

寄语后来者,爱惜当自知。

湖水有时竭,兹冢毋坏之。

(0)

经曲阜城

行经阙里自堪伤,曾叹东流逝水长。

萝蔓几凋荒陇树,莓苔多处古宫墙。

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萧索风高洙泗上,秋山明月夜苍苍。

(0)

群贤登第诗

陶山先生主文盟,郭令好学加劝惩。

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

靳侯才名驰冀北,初官佐治肥子国。

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

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

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

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

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

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

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

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

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

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

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

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

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

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

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

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

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

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