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唐 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
(2). 北宋 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 南宋 尽废诸科,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宋史·选举志一》:“ 宋 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癸巳,御 崇政殿 ,试礼部奏名进士及明经、诸科及特奏名进士、诸科。”
- 基本含义
- 各种学科、各种知识
- 详细解释
- 指各种学科、各种知识的综合。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各种学科或知识都有所了解或掌握。
-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恭传》:“恭博学多才,诸科皆通。”这句话形容了晋朝官员王恭的广博学识,后来成为了成语“诸科”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知识真是渊博,诸科皆通。2. 这位科学家在诸科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诸科”拆分为“诸”和“科”,“诸”表示“各种”,“科”表示“学科”,记住“诸科”就是各种学科、各种知识的综合。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学习诸科,特别是数学和科学。2. 初中生: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诸科都学得很好。3. 高中生:我正在准备高考,要全面复习各个科目,努力掌握诸科知识。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习各种学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