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品德等方面都非常平庸,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可以用于评价他人的表现,也可以用于自我嘲讽或自我反省。
- 例句
- 1. 他虽然努力工作,但在业务能力方面一介不取。2. 这个学生虽然用功,但在学习成绩方面一介不取。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品行、能力、才干等方面都非常平庸,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人物品行、能力相关的成语,如“一无是处”、“一技之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是班里的班长,但在帮助同学方面一介不取。2. 初中生:虽然他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但在比赛中的表现一介不取。3. 高中生:他虽然是班级的学霸,但在社交能力方面一介不取。4. 大学生:他虽然是学生会主席,但在组织活动方面一介不取。
- 故事起源
- 关于一介不取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成语,被广泛使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一介不取与一个平凡的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平凡,没有任何出众的地方,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词语解释
- yī jiè bù qǔ ㄧ ㄐㄧㄝ ˋ ㄅㄨˋ ㄑㄩˇ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罗椿 ﹞清贫入骨,一介不取。”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八》:“命当富而一介不取,命当贵而三公不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他穷到摆测字摊时,还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而知了。”亦作“ 一介不苟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平生於银钱一道,一介不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