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设下圈套,等待别人上钩的情况,或者形容某种陷阱、诡计。
- 例句
- 1. 他设下鱼笱,等待敌人上钩。2. 小偷在房间里设下了鱼笱,等待主人回来。3. 这个骗局就是一个鱼笱,他们想要骗取你的钱财。
- 基本含义
- 比喻设下圈套,等待别人上钩。
- 基本解释
渔具。编竹成篓,口有向内翻的竹片,鱼入篓即不易出。《尔雅·释器》“嫠妇之笱谓之罶” 邢昺 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曰:“以薄为鱼笱。” 唐 皮日休 《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诗:“迎潮预遣收鱼笱,防雪先教盖鹤笼。”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鱼笱”相关的成语,如“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等,了解更多有关诱捕、陷阱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森林里设下了鱼笱,等待着野兽上钩。2. 初中生:这个电影中的反派角色总是设鱼笱,企图陷害主人公。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有些人会设下鱼笱,等待对手的失误。希望这份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了一个关于鱼笱的故事。主父偃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他在战争中经常设下圈套,诱敌上钩。有一次,他用鱼笱来诱捕敌人,成功地将敌军困住,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就用“鱼笱”来比喻设下圈套,等待别人上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捕鱼的场景,鱼笱就像是一个陷阱,等待着鱼儿上钩。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体词“鱼笱”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设鱼笱”、“陷鱼笱”。
- 详细解释
- 鱼笱是指捕鱼的器具,它是用竹子、木材等制成的笼子,可以用来诱捕鱼类动物。这个成语比喻人设下圈套,等待别人上钩,用来表示诱捕、陷害他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