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看官 kànguān
[reader] 旧小说中称该书的读者;说书的人称听众
- 详细解释
亦作“ 看倌 ”。话本和小说中对听众和读者的称呼。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举断模按师表规模,靠敷演令看官清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看官有所不知,假如人家出了懒惰之人,也就是命中该贱。” 清 李渔 《意中缘·大意》:“作者明言虚幻,看倌可免拘牵。”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小说,是供‘看官’们茶馀酒后的消遣之用的。”
- 基本含义
- 指观察、旁观的人。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只看热闹不插手、只关心别人的事情而不自己动手的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关注别人的生活而不关心自己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不要只是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参与其中。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场。在古代,官员的职位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职官员,负责实际的政务工作;另一种是看官,只负责观察、监察和审查实职官员的工作。看官没有实权,只是负责观察和监督,所以在一些场合中,看官的身份被用来形容那些只看不做、只关注别人而不关心自己的人。
- 词语结构
- 看官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看”是动词,表示观察、看待的意思;“官”是名词,表示官员、职位的意思。
- 例句
- 1. 他只是个看官,从来不愿意亲自动手。2. 别只是当个看官,要主动参与进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官员的职位进行联想,想象自己是一个只负责观察的看官,而不是一个实际行动的人。同时,可以将“看”字和“官”字分别与观察和职位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和使用场景,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官员、职位相关的成语,例如“官样文章”、“官官相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他们在打架,我只是个看官,不敢插手。2. 初中生:我不喜欢当一个看官,我要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3. 高中生:社会上有很多人只是当个看官,不愿意为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