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预先端正仪容,以示严肃恭敬。《晋书·何曾传》:“帝既出,又过其子 劭 。 曾 先敕 劭 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 劭 不冠带,停帝良久, 曾 深以谴 劭 。”《宋史·李弥逊传》:“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於内倖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
- 基本含义
-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详细解释
- 豫严是指人的态度庄重、严肃,不轻浮、不随便。用来形容人在言行举止上庄重、严肃,不轻率。
- 使用场景
- 豫严常用于形容正式场合或重要场合中的人的态度。可以用来形容领导、长辈、教师等对待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礼记·曲礼上》中有一句话:“君子之居,地豫则安。”意思是君子居住的地方如果宽敞舒适,就会感到安宁。后来人们将“地豫”解释为人的态度庄重、严肃,从而形成了成语“豫严”。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在重要的会议上,领导的发言总是豫严庄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学生应该在学习上保持豫严的态度,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豫严”与“庄重、严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因为豫严的含义就是庄重、严肃。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豫严相关的成语,如“庄重”、“严肃”等,以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上课时总是豫严庄重,让我们感到很尊重。初中生:在参加学校活动时,我会保持豫严的态度,展现自己的风采。高中生:面对重要考试,我一定会对待豫严,认真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