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酌酒自饮。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一:“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宋 刘克庄 《还黄镛诗卷》诗:“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2).自行裁酌。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之一:“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
- 基本含义
- 自己斟酌,自己考虑。
- 详细解释
- 自斟是一个动词短语,指的是自己斟酌、自己考虑。它表示一个人在做决定或行动时,不依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而是自己思考、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这个成语强调自主、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传达了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念。
- 使用场景
- 自斟一词可用于各种场景,特别是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或采取行动时。比如,你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在选择职业、决定学习方向或解决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
- 故事起源
- 自斟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宋朝时有一位官员叫杨炯,他非常聪明而且有才华。有一天,他去参加朝廷的宴会,主人斟酒给他时,他却自己动手斟酒。这引起了其他官员的注意,他们非常惊讶杨炯为什么不让侍者斟酒。杨炯解释道,他在斟酒时可以控制酒量,以免酒喝得太多或太少。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开始用“自斟”来形容一个人自己思考、决策的能力。
- 词语结构
- 自斟由“自”和“斟”两个词组成。其中,“自”表示自己,“斟”表示斟酒或斟量。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自己斟量、自己思考。
- 例句
- 1. 他并不依赖别人的意见,而是喜欢自斟自酌。2. 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应该自斟一下,避免后悔。3. 这个问题很复杂,你需要自斟其辞,再做决定。
- 记忆技巧
- 要记住自斟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自己斟酒的场景。想象一个人端坐在桌前,自己斟酒,表达了他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能力。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自斟相关的成语,比如“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自斟自酌,不喜欢被别人左右。2. 初中生:在面对选择时,我们应该自斟其辞,做出最好的决策。3. 高中生:大学专业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决定,需要自斟一番。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自斟一下,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5. 成年人:在投资之前,我们应该自斟一番,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