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拜杖的词语解释
拜杖的意思
拼音:bài zhàng    注音:ㄅㄞˋ ㄓㄤˋ
使用场景
拜杖通常用于形容对长者或有特殊地位的人的极度尊敬,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某个事物或学问的崇敬之情。
例句
1. 他对老师非常敬重,每次见到老师都要拜杖。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拜杖是表达对长辈尊敬的一种方式。
基本含义
指受人尊敬或敬仰时,行拜的礼仪动作。
基本解释

向皇帝进谏而受廷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陆刘二缇帅》:“五君子先后抗疏,拜杖闕下,亦赖其加意省视,且预戒行杖者,得不死箠楚。” 清 王广心 《送董苍水游楚粤》诗:“先朝直节 董侍郎 ,锄奸拜杖投南荒。”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尊敬长辈的礼仪和拜礼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他与尊敬、敬重相关的成语,如“敬老尊贤”、“敬若神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非常尊敬我的奶奶,每次见到她都要拜杖。2. 初中生:我对我的老师非常敬重,每次见到老师都要拜杖。3. 高中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拜杖是表达对长辈尊敬的一种方式。
故事起源
拜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人们对长者和有地位的人非常尊敬,行拜礼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拜杖这个成语就是从人们跪下行拜的仪式中演变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拜杖这个成语:1. 将“拜”和“杖”两个字形象化,想象一个人跪下行拜的仪式,同时手中拿着一根杖子,表示对长者的尊敬。2. 将拜杖的含义与你所尊敬的人联系起来,例如你的父母、老师或长辈,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
词语结构
拜杖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拜”和“杖”。
详细解释
拜杖源自古代尊敬长者或受人尊敬时的一种行为,即跪下行拜的礼仪动作。这个成语形容对人非常尊敬,以至于要行拜的仪式。
(0)
诗文中出现“拜杖”的诗词

铁夫人

武皇南巡臣拜杖,良人系狱妾心丧。

妾家儿女本无知,焚香吁天诚有之。

逻骑缚来坐咒诅,夫妇牵连入圜土。

妾今有身不任刑,惟拚一死谢夫君。

情辞慷慨相决绝,法吏满堂谁忍闻。

一旦天恩并放归,都人夹道尽沾衣。

还将前日香重爇,长祝君王罢六飞。

林大辂谏武宗南巡,下狱,

(0)

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二首·其一

拜杖端门下,孤臣命若丝。

何堪天谴日,即是国亡时。

谏草传梅尉,扁舟混子皮。

似君幽隐处,独有白鸥知。

(0)

送董苍水游楚粤

先朝直节董侍郎,锄奸拜杖投南荒。

百粤山川恣吟啸,至今岩壑垂光芒。

康乐登临千载绝,苍梧黯淡漓江咽。

铁城铜柱漫崔嵬,木客山猿自清切。

侍郎之后君也才,文章早压黄金台。

时无孔融不荐士,《天人三策》空归来。

丈夫壮志凌八极,越水吴山伤偪仄。

潇湘万顷九疑烟,我有愁心荡空碧。

兴来还看郁林山,八桂堂深客思闲。

豆蔻晓风啼翠羽,桄榔残照落乌蛮。

其间仕宦都贤者,酌酒论诗袖堪把。

铜鼓峰前意慨慷,绿珠渡口人潇洒。

劝君莫过柳侯祠,少年失足良可悲。

劝君勿谒伏波庙,七十据鞍达者诮。

人生功何必勒昆吾鼎,贵何必入中书堂。

淋漓翰墨飞夜郎,如君侍郎名亦章。

采罢丹砂好归隐,与君谷口话农桑。

(0)

吊张布衣

拜杖谯楼血肉飞,少年帕首奋重围。

惜君生后陈同甫,独使丹阳有布衣。

(0)

杨文宪慎·其一

濮园礼议太风狂,恸哭齐声撼九阊。

到死姓名犹帝怒,及归骨肉与家亡。

荷戈多暇书逾富,拜杖馀生寿颇长。

七十老儒头雪白,指挥何苦手锒铛。

(0)

过蕃釐观坐冬青树下得一律

宋人真不道,拜杖到琼花。

讵敢怼君父,居然殉国家。

李姜同血泪,章蔡已虫沙。

只有冬青树,长荣度岁华。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