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即马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马子,溲便之器也。本名虎子, 唐 人讳虎,始改为马。”《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请问,一个和尚庙,可那里给你找马子去?”《人民日报》1991.5.6:“五年前,上门倒马子的 李妙顺 得知她生活难以自理,就一声不响地揽下了油盐柴米,挑水洗衣等差事。”参见“ 马桶 ”。
(2).赌博时用以计数的筹子。 清 虞兆湰 《天香楼偶得·马字寓用》:“赌博者以物衡钱,谓马子。”《歧路灯》第二十回:“﹝ 盛希侨 ﹞説道:‘你家未必有赌筹,快取四五吊钱,做马子。’”
(3).方言。男巫的一种。《歧路灯》第四七回:“ 郑大嫂 道:‘是上年天旱, 槐树庄 擂了一个马子,説是猴爷,祈了一坛清风细雨,如今施金神药,普救万人。’” 栾星 注:“马子,覡的一种, 豫 俗称马子。”
(4).方言。指土匪。《瞭望》1991年第10期:“马子来了,快快关门!”
(5).马。 耶林 《月台上》:“马子不肯听车夫摆布,在雪地上狡猾地盘旋着。”
幼马。
- 基本含义
- 指军队中的士兵。
- 详细解释
- 马子一词源于古代军队中的士兵,特指骑兵。在古代战争中,马是战斗力的象征,因此骑兵也被称为马子。这个成语后来逐渐引申为指代军队中的士兵,用来形容军队的力量或士兵的数量。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军队的规模庞大或士兵的数量众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集体的成员众多,或某个团队的人数庞大。
- 故事起源
- 成语“马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马是非常重要的战斗工具,骑兵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因此,骑兵被称为马子,后来逐渐引申为指代军队中的士兵。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马子”,没有其他修饰词语。
- 例句
- 1. 这支军队的马子多,战斗力非常强大。2. 这个公司的员工多得像马子一样,非常庞大。
- 记忆技巧
- 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支庞大的军队中,士兵们骑着马奔驰而来,形成了壮观的场面。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军事相关的成语,如“兵强马壮”、“将帅之器”等,以扩展对中国成语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军队里的马子们都非常勇敢。2. 初中生:这个团队的马子多,能完成很多任务。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员工像马子一样,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