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事寔的词语解释
事寔的意思
拼音:shì shí    注音:ㄕㄧˋ ㄕㄧˊ
基本解释

见“ 事实 ”。

基本含义
事实真相,实际情况
详细解释
事寔指的是真实的事情和实际的情况,与虚假、假设相对。它强调了解真相、追求实际,不被虚幻和假象所迷惑。
使用场景
事寔常用于强调真实、实际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工作、学习、社交等。它可以提醒人们要客观看待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和决策。
故事起源
事寔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书·蔡邕传》中的故事。据说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朝廷上常常直言不讳,敢于指出官吏的错误和弊端。有一次,蔡邕上书朝廷,批评了官员的不作为和贪污行为。朝廷中的一位官员对此表示怀疑,并不相信蔡邕所说的事实。蔡邕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便举起自己的笔杆,说:“这是我的笔杆,是实实在在的事物,不是虚构的。”从此,人们就用“事寔”来形容真实的事实。
词语结构
事寔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其中“事”是名词,表示事情,“寔”是形容词,表示真实、实际的意思。
例句
1. 他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只好拿出了事寔来证明。2. 在决策时,我们要以事寔为依据,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事寔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分解记忆:将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事”和“寔”,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
2. 联想记忆
将“事”联想为具体的事情,将“寔”联想为实际的意思,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成语事寔:1. 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了解事寔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2. 练习造句,尝试在不同场景中运用事寔,提高对成语的运用能力。3. 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事实胜于雄辩、实事求是等,扩大自己的成语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相信老师说的是事寔,不会骗我们的。2. 初中生:在做科学实验时,我们要以事寔为准,不能凭空臆想。3. 高中生: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关注历史的事寔,不要被片面的观点所误导。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我们要注重研究的事寔,不可盲目引用不准确的资料。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0)
诗文中出现“事寔”的诗词

题姑苏丁氏一乐斋

人生开口日几何,一日所得亦已多。

请君为我酌美酒,我当为君歌乐歌。

堂上仙翁紫锦袍,堂中硕人冠嵯峨。

瑶池日迟眩五色,椿树春生交万柯。

借问彩衣行者谁,丁家令绪如丝萝。

兄弟无故父母存,此语未必惭邹轲。

况昔知君在朝列,赞教国胄悬玱珂。

当时权幸悉故旧,青紫可拾不肯阿。

扁舟一去江海远,事寔由己非由他。

他人束缚我掉手,此又一乐信所过。

要当高名日益升,使廉如华分如河。

归掩茅斋坐清杳,松竹交荫花成窠。

丈夫所就类如此,剑绝即与浮云摩。

聊题长歌送君去,出门咥笑临鸥波。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