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言出必行,信守诺言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诚信和守信用,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不守信用。
- 例句
- 1. 他对朋友的承诺从不食言,真是一个同诺的人。2. 这个公司非常重视诚信,他们的员工都是同诺之人。
- 基本含义
- 指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 基本解释
一同允诺。 宋 陈与义 《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诗:“阿奴况自不碌碌,白鸥之盟可同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信、守信有关的成语,如“守信用”、“言出必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朋友们约好了一起做作业,我一定会同诺。初中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一定会按时完成,我是一个同诺的学生。高中生:我答应了朋友一起参加活动,一定会准时到场,我是一个同诺之人。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成员,我会言出必行,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展现同诺精神。
- 故事起源
- 同诺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二十九年》。当时,齐国的大臣石碏因为不满当时的国君哀公的行为,决定辞职离开。在离开前,他向哀公表示:“我离开齐国,绝不再回来。”石碏离开后,哀公非常后悔,派人去找石碏,希望他能回来。石碏坚守自己的承诺,没有回来,展现了他的同诺精神。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同诺”与“同心协力”相联系,因为同心协力也是要求大家一起努力,言行一致。可以通过这个联系来记忆“同诺”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同诺是由“同”和“诺”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同”表示一致,同意,“诺”表示诺言,承诺。
- 详细解释
- 同诺的意思是说话和行动一致,即言出必行。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表示说话的人会按照自己的承诺去行动,不会食言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