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正课 zhèngkè
(1) [formal taxes]∶旧指不折不扣如数缴纳的赋税
(2) [course]∶规定的正式课程
不要只注意正课的学习,而忽略课余的活动
- 详细解释
(1).谓以整额课税。《隋书·食货志》:“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丁。男年十六,亦半课,年十八正课,六十六免课。”
(2).正式赋税。与“杂课”相对。《清会典事例·户部·杂赋茶课》:“﹝ 同治 ﹞十三年议准, 甘 省仿 淮 盐之例,以票代引,不分各省商贩,均令先纳正课,始准给票;其杂课归併釐税项下徵收。”
(3).主要的课程,必修的课程。 清 李斗 《扬州名胜录》卷一:“在院诸生,分正课、附课、随课。” 清 马建忠 《玛赛复友人书》:“第一年课以 法国 、 辣丁 语言,第二年课以文义,第三年课以词章,各有呈限。正课之外,仍兼华文史鑑,不得偏废。”
- 基本含义
- 指正式的课程,正规的学习活动。
- 使用场景
- 正课通常用于描述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正式学习活动,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场合中的正规学习活动。
- 故事起源
- 正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教育制度。在古代,学校中的课程被分为正课和课外活动。正课是学生们必须参加的正规学习活动,而课外活动则是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的学习或娱乐活动。
- 词语结构
- 正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正”表示正式、规范,而“课”表示学习、教育。
- 例句
- 1. 我们每天都有一节正课,必须认真听讲。2. 上完正课后,我们可以参加课外活动。3. 老师说,只有认真上好正课,才能取得好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正课”与正规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场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习和教育相关的成语,如“课堂秩序”、“功课繁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老师说,现在是正课时间,大家要认真听讲。2. 小学生:我最喜欢上正课,因为我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3. 中学生:每天上午都是正课,下午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4. 大学生:正课结束后,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些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