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yào lóng zhōng wù ㄧㄠˋ ㄌㄨㄙˊ ㄓㄨㄙ ㄨˋ
药笼中物(藥籠中物)
喻备用的人才。《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 行冲 ﹞尝谓 仁杰 曰:‘……门下充旨味者多矣,愿以小人备一药石可乎?’ 仁杰 笑曰:‘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一日无也。’”
- 基本含义
- 指被困在笼子里的珍贵药物,比喻有才能而受到限制或束缚的人。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有才能却受到限制、无法施展才华的人,或者形容有价值的事物被束缚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诗中使用了这个成语,表达了自己对才能受限制的无奈和不满。
- 词语结构
- 药笼中物的成语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是个药笼中物,因为家庭的压力无法发展自己的才能。2. 这个项目被政策限制,成了药笼中物,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药笼中物”与被限制的才能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有价值的药物被困在笼子里无法发挥作用的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药笼中物”相关的成语,如“锦囊妙计”、“珠围翠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被父母限制玩具的孩子就是药笼中物。2. 初中生:学校里有些有才华的同学,却因为学业压力无法施展才华,真是药笼中物。3. 高中生:一些有创意的学生,因为学校规定只能按部就班,无法发展自己的才能,成了药笼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