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面对冲动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情况,可以用来劝告他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避免做出冲动的行为。
- 例句
- 1. 他懂得惩忿窒欲,从不冲动地做出决定。2.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惩忿窒欲,不要被愤怒和欲望左右。
- 基本含义
- 惩戒愤怒,抑制欲望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惩忿窒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各种情境下如何应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学会惩忿窒欲,不再打架和发脾气。初中生:惩忿窒欲是一个重要的品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高中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我们需要惩忿窒欲,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大学生:惩忿窒欲是成熟和智慧的表现,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惩忿窒欲,宽柔其心。”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强调了惩罚和抑制欲望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修身养性的关键。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惩忿窒欲的每个字与其含义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惩忿可以联想为惩罚愤怒,窒欲可以联想为抑制欲望。
- 词语结构
- 惩忿窒欲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惩”表示惩罚, “忿”表示愤怒,“窒”表示抑制,“欲”表示欲望。
- 词语解释
- chéng fèn zhì yù ㄔㄥˊ ㄈㄣˋ ㄓㄧˋ ㄧㄩˋ
惩忿窒欲(懲忿窒慾)
谓克制愤怒,杜塞情欲。《易·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孔颖达 疏:“君子以法此损道惩止忿怒,窒塞情慾……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愿陛下思惟所见,稽古率旧,勿令刑德大柄不由天断,惩忿窒欲,事依礼制。” 明 唐顺之 《<明道语略>序》:“不寝不食而非助也;不睹不闻而非忘也;惩忿窒欲而未尝损也。”亦作“ 惩忿窒慾 ”。《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如今听在下説一文钱小小的故事,列位看官们各宜警醒,惩忿窒慾,且休望超凡入道,也是保身保家的正理。”亦省作“ 惩窒 ”。 宋 朱熹 《感尚子平事》诗:“我亦近来知损益,只将惩窒度餘生。” 明 高攀龙 《答陈似木书》之三:“即如忿欲,习于惩窒,惩窒过二三次,便省力,便有味。”
见“ 惩忿窒欲 ”。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