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诹律的词语解释
诹律的意思
拼音:zōu lǜ    注音:ㄗㄡ ㄌㄩˋ
基本解释

查考经律。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公暨宾赞,稽经諏律。”

基本含义
指商议法律问题,征求法律意见。
详细解释
诹律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诹”意为商议、征求意见,“律”指的是法律。诹律的基本含义是指商议法律问题,征求法律意见。这个成语强调在处理法律事务时,应该多方面征求专家或者律师的意见,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使用场景
诹律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在处理法律问题时,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起诉某人之前,我们应该诹律,以确保我们的法律操作是合理的。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应该寻求专业意见,避免犯错。
故事起源
关于诹律的具体故事起源暂时无法考证。但是,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有关。在古代,法律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方商议和征求专家意见,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断。因此,诹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和价值观。
词语结构
诹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音节成语,由“诹”和“律”两个字组成。其中,“诹”的声调为第三声,“律”的声调为第四声。
例句
1. 在处理这个法律案件之前,我们应该诹律,以确保我们的操作合法。2. 他在起诉之前,诹律多次,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将“诹”字记忆成商议、征求意见的意思,将“律”字记忆成法律的意思。这样,你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法律问题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你可以了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律程序和法律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律案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法律问题,于是我去问了一位律师,他告诉我应该诹律,以确保我的答案是正确的。2. 初中生:我对法律很感兴趣,将来想成为一名律师。我知道在处理法律问题时应该诹律,以确保公正和合法。3. 高中生: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老师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时,应该诹律,以确保我们的行为合法合规。
(0)
诗文中出现“诹律”的诗词

郓州溪堂诗

帝奠九㙻,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公不饮食,以训以徇。

孰饥无食,孰呻孰叹。孰冤不问,不得分愿。

孰为邦蟊,节根之螟。羊很狼贪,以口覆城。

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谓公吾父,孰违公令。

可以师征,不宁守邦。公作溪堂,播播流水。

浅有蒲莲,深有葭苇。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溪堂,宾校醉饱。流有跳鱼,岸有集鸟。

既歌以舞,其鼓考考。公在溪堂,公御琴瑟。

公暨宾赞,稽经诹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溪有蘋菰,有龟有鱼。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0)

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其四

爰敕方国,礼行于乡。稽经诹律,属民横堂。

(0)

公退三首·其三

缺然资略每区区,抑冒扬清小小劬。

诹律纲条思济理,算缗公帑较输储。

三科识擢才能显,八计精研吏治孚。

端有硕生如杜蒉,升堂洗觯降除趋。

(0)

郓州谿堂诗

帝奠九廛,有叶有年。
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正之。
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
孰饥无食,孰呻孰叹。
孰冤不问,不得分愿。
孰为邦蟊,节根之螟。
羊很狼贪,以口覆城。
吹之喣之,摩手拊之。
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强。
谓公吾父,孰违公令。
可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谿堂。
播播流水。
浅有蒲莲,深有葭苇。
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谿堂,宾校醉饱。
流有跳鱼,岸有集鸟。
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谿堂,公御琴瑟。
公暨宾赞,稽经诹律
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谿有蘋苽,有龟有鱼。
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