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料理;处理。
(2) (动)筹划;筹办。
[构成]
并列式:操+持
[例句]
操持家务。(作谓语)这事由你操持。(作谓语)
- 近义词
料理、操劳、筹划
- 英文翻译
1.(料理; 处理) manage; handle
- 详细解释
◎ 操持 cāochí
[moral character] 操守、立身处世的原则
◎ 操持 cāochi
[handle;manage] 料理;操办
操持家务
(1).握持;掌握。《汉书·苏武传》:“﹝ 苏武 ﹞杖 汉 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唐 裴铏 《传奇·曾季衡》:“ 季衡 曰:‘此物虽非珍异,但贵其名如意,愿长在玉手操持耳。’”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人臣之道,必秉公为国,不恤其私,乃谓之忠……迨登仕籍以来,业业操持,未尝有坠。” 骆宾基 《由于爱》:“他们也确以为未来的民族光荣和国运是操持在他们的手里了。”
(2).执掌,掌管。《管子·版法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世说新语·品藻》“ 王夷甫 云 閭丘冲 ” 刘孝标 注引 晋 荀绰 《兖州记》:“ 冲 操持文案,必引经誥,饰以文采,未尝有滞。”
(3).操守。 唐 杜甫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诗:“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河间 邢宇 深明 操持不苟。” 明 方孝孺 《王进德传》:“迹 进德 操持,可谓篤义君子矣。”
(4).指信奉,信仰。 章炳麟 《序<革命军>》:“乃如 罗 、 彭 、 邵 、 刘 之伦,皆篤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 洛 闽 而 金溪 、 餘姚 。”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 淑雪兼珂 ﹞说:我只是一个 俄国 人,而且对于政治,是没有操持的。”
(5).指出处行藏。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二:“ 李杜 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6).操作,运用。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不知公子王孙左把弹,右摄丸,定操持,审参连。”《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郡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 刘半农 《学徒苦》诗:“腊月主人食糕,学徒操持臼杵!”
(7).筹划,料理。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余见 王乐道 记轻薄者改 张邓公 罢政诗云:赭案当衙并命时,与君两个没操持。如今我得休官去,一任夫君鶻露蹄。” 明 吴承恩 《贺金耻斋翁媪寿幛词》:“内政操持,内子配诸侯之位;大邦藩屏,大夫当小国之卿。”《红楼梦》第六六回:“且説 尤二姐 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闭户,一点外事不闻。” 梁斌 《播火记》二五:“妇女们齐打伙儿给红军操持吃喝。” 浩然 《艳阳天》第十一章:“没房子住,第二年 马之悦 就操持着给他盖了房。”
- 基本含义
- 指负责处理事务、安排事宜的能力和方法。
- 使用场景
- 操持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处理琐碎的事务,安排好日常生活。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擅长组织、安排和解决问题,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能够很好地处理家务和照顾家人。
- 故事起源
- 操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七年》中。据说,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襄公非常喜欢打猎,但他经常因为猎场的组织和安排问题而无法顺利进行。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叫做操持的人,让他负责照料猎场的一切事务。操持非常聪明能干,他能够很好地组织猎场,安排猎人和猎狗的行动,使得襄公的打猎活动变得井然有序。后来,人们就用“操持”来形容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处理事务、安排事宜。
- 词语结构
- 操持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操”和“持”两个字组成。其中,“操”是动词,表示处理、安排;“持”是动词,表示持有、保持。
- 例句
- 1. 她操持家务有条不紊,让家里一切井然有序。2. 这个项目的操持者非常能干,能够很好地组织和安排各项工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操持”拆解成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操”可以联想到“处理”或“操纵”,表示处理事务;“持”可以联想到“持有”或“保持”,表示持有能力和方法。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操持”,可以参考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操办”、“操心”、“操守”等,来拓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每天都操持家务,让家里很干净整洁。2. 初中生:班长操持着班级的各项事务,让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不紊。3. 高中生:我爸爸在工作中操持着很多项目,他的组织能力很强。4. 大学生:我希望能够学会操持自己的时间,更好地安排学习和生活。5. 职场人士: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我需要操持好整个项目的进展,确保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