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豕的词语解释
三豕的意思
拼音:sān shǐ    注音:ㄙㄢ ㄕㄧˇ
使用场景
三豕可以用于形容那些贪婪、追求享乐、缺乏智慧和理性的人。它也可以用于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的人。
例句
1. 他们三个人真是三豕一样,一点都不懂得珍惜机会。2. 这个公司的老板真是三豕之徒,只顾眼前的利益,完全没有长远规划。
基本含义
三只猪
基本解释

见“ 三豕涉河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三只猪》的内容和寓意,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如“狼来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这只小猪真聪明,不像其他两只猪一样是三豕。2. 小学生:他们三个人都不会做作业,真是三豕一样。3. 初中生:他们三个人都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真是三豕之徒。4. 高中生:他们三个人都贪婪、无知,完全没有理性思考,真是三豕不如。5. 大学生:这些投资者只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真是三豕之辈。
故事起源
三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三只猪》。故事讲述了三只猪分别建造房子的经历,其中两只猪选择了简单和草率的方式建造房子,最终被大灰狼吃掉。而第三只猪则选择了用砖头和水泥建造坚固的房子,成功躲过了大灰狼的袭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贪婪和草率的行为会带来危险,而智慧和理性是成功的关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三只猪的形象和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三只猪在追求享乐、贪婪和草率的过程中,最终遭到了灾难,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三豕是由“三”和“豕”两个字组成的,其中,“三”表示数量,表示有三只猪;“豕”是古代对猪的称呼。
详细解释
三豕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指的是三只猪。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愚笨、贪婪、无知,缺乏智慧和理性。
(0)
诗文中出现“三豕”的诗词

述史叹

无财有至乐,岂不在读书。

朝夕坐展卷,何必论三余。

无位有大权,岂不在作史。

上下古今间,褒贬由一己。

左氏本彬彬,马班亦继起。

文采烨以光,直笔垂千纪。

云胡魏晋来,祗以饰怒喜。所恶西施?,所好无盐美。

鉴别昧人伦,传闻凭口耳。

掘井得一人,渡河乃三豕

编简虽浩繁,君子意所鄙。

(0)

和邓友直

坐看嘉树溢枯流,快作南江汗漫游。

晓岸林峦光写镜,夜窗风露冷涵秋。

謏闻岂解论三豕,涩思真如曳九牛。

但喜维舟时接席,一篇珠玉胜封侯。

(0)

石孙试童子郡广文赠之诗代赓为谢·其一

不缘青紫不明经,科目多惭旧两生。

三豕鲁鱼曾未学,一蜗蛮触已争名。

栋梁材欲丘山重,沧海珠遗星斗明。

未必童乌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

(0)

友人见借放翁绝笔

放翁今已矣,犹有未刊诗。

阅稿无三豕,还书欠一鸱。

听儿弦诵罢,留客笑谈时。

发越吟边思,心香答所知。

(0)

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其二

古来建大厦,所贵楹桷崇。

沛公得三士,折箠驱群雄。

嗟哉汉诸孙,永负隆准公。

表既憎祢衡,璋复轻张松。

幽州小从事,苦谏不见从。

赖有大耳儿,犹能过隆中。

吾评四刘牧,三豕而一龙。

景升最可笑,接士满郊宫。

坐看故人子,低头混耕农。

平生慕西伯,对面失飞熊。

阿琦去梯策,尚识智士功。

谁云豚犬愚,颇复胜乃翁。

(0)

和常父

平生苦厌家为累,今日应如痛定人。

群婢喧哗宁复有,孤灯潇洒自相亲。

温寻简策评三豕,点缀文章学受辛。

谁谓丹枫会愁客,深秋清思满江滨。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