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疏诞一词常用于描述言谈举止不庄重、不严肃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重视工作或学习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场合或环境的轻松和不拘束。
- 例句
- 1. 他的言行疏诞,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2. 在庄重的场合,她的疏诞举止显得格外突出。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语或行为轻率随意,不严肃。
- 基本解释
亦作“疎诞”。1.放达,不受拘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天水 人 姜质 ,志性疎诞,麻衣葛巾,有逸民之操。”《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疏诞,不能取容当世。”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娱老》:“又酒中好与人谈谐,性復疎诞悁忿。”
(2).荒疏;荒废。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政术甘疎诞,词场愧服膺。”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来深入理解疏诞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疏诞举止让老师很生气。2. 初中生:考试时,他的疏诞态度导致成绩不理想。3. 高中生:在班会上,他的疏诞言行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4. 大学生:尽管他是班长,但他的疏诞态度让同学们对他失去了信任。
- 故事起源
- 疏诞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人们对待言辞和仪态非常注重,要求庄重严肃。疏诞则是用来形容那些不符合这种要求的人或事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疏诞与“疏忽大意”联想在一起,它们都表示不认真、不严肃的态度。另外,可以通过构造一些与疏诞相反的词语来帮助记忆,比如“庄重”、“严肃”。
- 词语结构
- 疏诞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疏诞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言行轻率、随意、不严肃的态度。这种态度通常表示对待事物不够认真,缺乏责任感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