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感寤的词语解释
感寤的意思
拼音:gǎn wù    注音:ㄍㄢˇ ㄨˋ
使用场景
感寤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他人的遭遇或经历产生深刻感受的情境。它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关怀和理解,也可以用于表达与他人共享喜悦和悲伤的情感连接。这个成语在社交、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场合中经常被使用。
例句
1. 他对别人的困境总是感寤备至。2. 我们应该学会感寤他人的痛苦和困难。3. 只有通过感寤他人,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情。
基本含义
感受他人的苦难或喜悦,与之产生共鸣。
基本解释

见“ 感悟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感寤”相关的成语,如“感同身受”、“同仇敌忾”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和共同体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同学受伤了,我感寤他的痛苦并去帮助他。2. 初中生:我通过阅读了解到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生活的艰苦,我非常感寤他们的困境。3. 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我感寤到了那些生活在贫困山区的人们的辛苦和坚持。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感寤”这个词语。
故事起源
感寤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君子感寤,小人察言。”这句话意味着君子能够深刻感受他人的心情,而小人只是关注别人的言辞。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感寤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
记忆技巧
你可以通过将“感寤”与“感受他人的苦难或喜悦”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自己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苦难或喜悦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感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感”和“寤”。其中,“感”表示感受、感知,而“寤”表示觉醒、领悟。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共鸣和理解他人的成语。
详细解释
感寤指的是能够深刻地感受他人的苦难或喜悦,并与之产生共鸣。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共同体验。通过感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与之相互关心。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共同体验。
(0)
诗文中出现“感寤”的诗词

□□鸟群嬉。感寤长怀。能不永思。永思伊何。

思齐大仪。凌云轻迈。托身灵螭。遥集玄圃。

释辔华池。华木夜光。沙棠离离。俯漱神泉。

仰叽琼枝。栖心浩素。终始不亏。

(0)

送贡先生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

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

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

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

短服双鬓秃,千里一苇航。

山回指会乩,孤城水中央。

昔雉堞未建,今青青者杨。

伤心至正末,四海沸鼎铛。

县官高不闻,藩将贪如狼。

城守人自敌,乐祸甘不祥。

一家当此时,赤脚相扶将。

水行乏舟楫,陆又无仆僮。

俄然母疾革,药石不可攻。

暨乎属纩际,疾敛不及停。

藤皮束木匣,藁葬东城傍。

对餐岂暇饱,欲哭且吞声。

奉父复西迈,乞食三吴中。

三吴鱼米区,辛苦副所望。

一留日颇久,沈痛割中肠。

越山岂不佳,不及我故乡。

故乡既已通,寒暑亦已更。

蹉跎岁月晚,念之颠且僵。

松楸日凋摧,白昼狐狸鸣。

死者若春雨,生者如晨星。

今日复何日,夙负始克偿。

日出启母攒,恸哭天无光。

黄昏问娥水,又欲趣四明。

云有一长兄,客死与母同。

翩翩两丹锳,逝欲共回翔。

走也忝越人,知先生甚详。

先子昔筮仕,两子同榜名。

先生文章族,冠盖望宣城。

公侯卿大夫,郡守尚书郎。

下者仕州县,富贵莫与京。

先生蚤有闻,秀出子弟行。

玉杯繁露学,曳履升其堂。

手中金仆姑,一发必叠双。

大官走致馈,扫閤拜于庭。

执经问谁来,无非侯与公。

家学远不替,新声日揄扬。

况先生孝弟,至性合天常。

明神鉴在兹,母兄得返葬。

纷然鸱枭群,欻见孤凤凰。

《白华》古笙诗,《棠棣》歌脊令。

锡类者颖叔,感寤于齐庄。

善始必有终,天禄非所量。

宣之山峨峨,南湖水泱泱。

玉衡夜插子,寒日朝在房。

少忍慎眠食,善达无咎殃。

我歌代虞殡,窃喜还窃伤。

(0)

归省不允情见乎辞

寒檐乾鹊声楂楂,银缸晱晱夜吐花。

客中见此讶欲仆,谓今抗疏当还家。

岂知时事有龃龉,归期却误东陵瓜。

吾家南维八千里,无诸古国天之涯。

梨关入云建溪险,惊蛇水势逾三巴。

微茫亲舍在其下,白云故故飞来遮。

堂中双亲逾半百,白发种种纷鬖髿。

虞渊谽谺逼归日,鲁戈虞剑劳腾拿。

晨昏滫瀡旷莫展,愧彼反哺城头鸦。

以兹盱睢若蒙瞀,乡心历乱如棼麻。

退公对案不能食,空有饤饾兼罗阇。

寒宵寂寂耿无寐,愁闻掺掺谯楼挝。

霜风入帘砭肌骨,拥衾起坐盘僧跏。

忆从充赋齿上士,八年逼侧游京华。

儿曹尚未厌糠籺,宁绣鞶帨矜纷奢。

追思辛螫悼前监,俛就新懦惩杯蛇。

我道未夷且宜尔,任渠阁阁喧春蛙。

一分宽民素所念,况忍作俑王涯茶。

河漘伐檀致深意,微吟喁噞还咨嗟。

天恩穰穰等覆帱,三载幸见崇褒嘉。

疏慵顾此窃自庆,贤劳鞅掌宁矜誇。

方今求贤感寤寐,鹿鸣宠遇张吾罝。

怀瑾握瑜奋侧陋,曳裾戛佩鸣冲牙。

栋梁明堂总杞梓,骖服大路惟骊騧。

追踪无为戒丛惰,宴乐有酒歌鲿鲨。

仁恩岂惟育䎀狨,亦见茁彼春田葭。

群贤戮力治功懋,光被四表无幽遐。

辟彼三光丽霄汉,顾我荣爝何须加。

曾闻至孝格穹昊,大庖萐莆今生芽。

又闻归省有常典,此典辰告非云赊。

我今上请理固当,乃尔反覆非命邪。

(0)

寄怀临川章大力

望气非一日,于焉捉臂亲。

乍看忆曾识,犹疑梦中人。

君应修月手,携我踏桂轮。

桂枝樛相引,恣汝斫为薪。

为余撷其一,饷以紫罗巾。

有月明可掇,扪体滑如银。

觉来香绕枕,口口咽馀津。

谁能精物隐,感寤在兹晨。

对君一樽酒,其故乃可论。

吾师九秋干,掇皮皆天真。

冥心寄尺幅,有愿无不伸。

玉曜并瓦质,所荷同一甄。

君词多诡峭,君意何温淳。

荀韩原道德,机彀别有因。

后先缘最巧,暌合听于神。

独惭蚊虻影,配拟本非伦。

稍知尊所慕,竭心以自忞。

忍遽辞我去,门外即风尘。

奇光深自惜,赝古未为珍。

愿与贞斯义,别语不嫌谆。

再见桂华满,心心托秋旻。

残梦犹堪续,宛在江之漘。

(0)

送贡先生(五十韵)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
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
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
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
短服双鬓秃,千里一苇航。
山回指会乩,孤城水中央。
昔雉堞未建,今青青者杨。
伤心至正末,四海沸鼎铛。
县官高不闻,藩将贪如狼。
城守人自敌,乐祸甘不祥。
一家当此时,赤脚相扶将。
水行乏舟楫,陆又无仆僮。
俄然母疾革,药石不可攻。
暨乎属纩际,疾敛不及停。
藤皮束木匣,藁葬东城傍。
对餐岂暇饱,欲哭且吞声。
奉父复西迈,乞食三吴中。
三吴鱼米区,辛苦副所望。
一留日颇久,沈痛割中肠。
越山岂不佳,不及我故乡。
故乡既已通,寒暑亦已更。
蹉跎岁月晚,念之颠且僵。
松楸日凋摧,白昼狐狸鸣。
死者若春雨,生者如晨星。
今日复何日,夙负始克偿。
日出启母欑,恸哭天无光。
黄昏问娥水,又欲趣四明。
云有一长兄,客死与母同。
翩翩两丹鍈,逝欲共回翔。
走也忝越人,知先生甚详。
先子昔筮仕,两子同榜名。
先生文章族,冠盖望宣城。
公侯卿大夫,郡守尚书郎。
下者仕州县,富贵莫与京。
先生蚤有闻,秀出子弟行。
玉杯繁露学,曳履升其堂。
手中金仆姑,一发必叠双。
大官走致馈,扫閤拜于庭。
执经问谁来,无非侯与公。
家学远不替,新声日揄扬。
况先生孝弟,至性合天常。
明神鉴在兹,母兄得返葬。
纷然鸱枭群,欻见孤凤凰。
《白华》古笙诗,《棠棣》歌脊令。
锡类者颖叔,感寤于齐庄。
善始必有终,天禄非所量。
宣之山峨峨,南湖水泱泱。
玉衡夜插子,寒日朝在房。
少忍慎眠食,善达无咎殃。
我歌代虞殡,窃喜还窃伤。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