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致胙的词语解释
致胙的意思
拼音:zhì zuò    注音:ㄓㄧˋ ㄗㄨㄛˋ
基本解释

(1).古时天子祭祀后,将祭肉赏赐诸侯,以示礼遇。《国语·齐语》:“ 葵丘 之会,天子使 宰孔 致胙於 桓公 ,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 文 武 ,使 孔 致胙。’” 韦昭 注:“胙,祭肉也。”《史记·商君列传》:“居五年, 秦 人富强,天子致胙於 孝公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奉 汉帝 为 山阳公 ……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於太庙,致胙。”
(2).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国语·鲁语上》“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 韦昭 注引 贾 唐 二君曰:“臣祭,致肉於君,谓之致胙。”《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 郑玄 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餘肉,归胙于王” 唐 贾公彦 疏:“今彼虽据诸侯礼,王之臣致胙亦然。故云‘归胙於王’也。”参见“ 致福 ”。

基本含义
表示向人致意或向人敬酒。多用于祝贺、庆祝或敬酒场合,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和祝福。
详细解释
致胙是由“致”和“胙”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致”意为向、给予,表示向对方致意;“胙”意为敬酒、祝贺,表示敬酒祝贺。致胙的含义是向人致意或向人敬酒,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和祝福。
使用场景
致胙多用于祝贺、庆祝或敬酒场合。比如在生日宴会、婚礼、晋升宴会等场合,人们可以使用致胙来表达对主角的祝贺和敬意。
故事起源
《左传·哀公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被放逐,他在外流浪多年后,终于回到了齐国。齐国的大臣们纷纷前来迎接他,其中有一位名叫孟孙的大臣,他拿着酒杯,向重耳敬酒并说:“致胙于王。”这句话意思是向王敬酒。后来,人们就将这句话作为成语,用来表示向人致意或向人敬酒的意思。
词语结构
致胙属于形式上的“致+胙”的结构,其中“致”为动词,表示向;“胙”为名词,表示敬酒。
例句
1.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向你致胙,祝你生日快乐!2. 在新年的晚会上,他向大家致胙,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记忆技巧
可以将“致胙”拆分为两个部分,“致”和“胙”,并与其含义进行联想。例如,“致”可以联想为向人致意,而“胙”可以联想为敬酒。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致胙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祝贺、庆祝相关的成语,例如“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金榜题名”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是老师的生日,我要向老师致胙,祝老师生日快乐!2. 初中生:学校举办了一场庆祝活动,我代表班级向校长致胙,祝学校越办越好!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我向班主任致胙,感谢他多年来的辛勤付出。4. 大学生:在学术会议上,我向导师致胙,感谢他的指导和支持。
(0)
诗文中出现“致胙”的诗词

会稽颂·其四

睇禹陵兮岿然,邃珍馆兮蟺蜎。

敞别室兮遗象,崇英霸兮千年。

谂越民兮非黩祀,推世家兮自迁史。

肇无馀兮开国,传后裔兮奋起。

痛夫椒兮深衄,同国人兮劳佚。

采蕺兮食何味,尝胆兮志密笃。

封以内兮种所司,阃以外兮蠡所知。

羌厉志兮澡耻,迄乘时兮决机。

盟上国兮王致胙,按山南兮恢土宇。

陟鉴台兮睨东海,矩天门兮模地户。

惜规图兮不弘,几弓藏兮犬烹。

蹇七术兮遗恨,怅五湖兮遐征。

尚蝉嫣兮复续,终与享于鼻祖之庭。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