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踏伏的词语解释
踏伏的意思
拼音:tà fú    注音:ㄊㄚˋ ㄈㄨˊ
使用场景
踏伏常用于描述一方通过强大的力量、技能或者地位等,使对方无力反抗的情况。比如在战争中,强大的军队踏伏了敌方,使其无法抵抗;在商场竞争中,一个公司通过市场份额的压倒优势踏伏了竞争对手,使其无法与之抗衡。
例句
1.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的队伍踏伏了对手,最终取得了胜利。2. 这个公司凭借其强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踏伏了竞争对手,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基本含义
踩住并使之屈服,形容压倒、征服对方。
基本解释

亦作“蹋伏”。亦作“蹹伏”。1.搜索敌人的伏兵。《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 晋 杜预 注:“如今军行,前有斥候蹋伏。” 孔颖达 疏:“前有斥候蹋伏者,令人远在军前斥度候望,虑有伏兵,使蹋行之。”蹋,一本作“ 蹹 ”。《南齐书·曹虎传》:“ 虎 令辅国将军 朱公恩 领骑百匹及前行踏伏,值贼游军,因合战破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喜兆》:“ 淮西 用兵时, 刘沔 为小将,军头颇易之,每捉生踏伏, 沔 必在数,前后重创,将死数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六年》:“夏四月, 桓天生 復引 魏 兵据 隔城 ,詔游击将军 下邳 曹虎 督诸军讨之。辅国将军 朱公恩 将兵蹹伏。”
(2).倚伏。《西游记》第十回:“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 魏徵 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盹睡。”《西游记》第三五回:“独自个坐在洞中,蹋伏在那石案之上,将宝剑斜倚案边,把扇子插於肩后,昏昏默睡着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与踏伏相关的成语,比如“迫不得已”、“力不从心”等,以及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一起合作完成作业,我们要把困难踏伏在脚下,努力学习。2. 初中生:在足球比赛中,我们的球队踏伏了对手,最终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通过不懈努力,我成功地踏伏了自己的懒惰心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才能踏伏市场上的竞争对手。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踏伏职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两军相遇,项羽率领大军,压倒性地踏伏了刘邦的军队,刘邦无法抵抗,只能被迫投降。这个故事成为了踏伏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踏伏”联想为一个人用脚踩住另一个人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踏”和“伏”两个字的发音反复念诵,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踏伏属于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踏”为动词,表示行为,而“伏”为宾语,表示对象。
详细解释
踏伏是指用力踩住对方,使其屈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武术中踏踩对方的技巧,后来引申为征服、压倒对手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踏伏常用来形容通过强大的力量或者优势地位压制对方,使其无法抵抗或反抗。
(0)
诗文中出现“踏伏”的诗词

潘海痴

潘海痴,发离披,行年五十而无雌。

踏伏烧营贼皱眉,口不要赏索餔醨。

三千广兵帅者谁?错金刀头市上嬉。

射雉城南夜黑归,大呼城门将吏欺,岁给巨万奚以为!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