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斧钺。釜,用同“ 斧 ”。兵器,泛指刑罚杀戮。《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倘能倡议迎师,亦以腹心相待;如若拦途拒截,难免釜鉞之诛。”
- 基本含义
- 指权力和武力。
- 详细解释
- 釜钺源自古代的典故,釜指的是炊事用的大锅,钺是古代兵器,形状像斧头。釜钺被用来比喻权力和武力,意味着统治者的权威和武力的强大。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统治者的权力和武力,也可用于形容某个组织或个人的强大力量。
-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很有权势的大臣叫范蠡,他从前是个渔夫,后来成为楚国的重要官员。范蠡曾经说过:“吾闻智者不用兵,知者不用卒,勇者不用刃。”这句话意味着智者不用武力,有智慧的人不需要兵器,勇者不需要武器。然而,另一位楚国的大臣屈原却不同意范蠡的看法,他认为兵器和武力是很重要的,于是他用了釜钺来反驳范蠡。范蠡后来被迫离开楚国,屈原也因政治斗争而投江自尽。这个故事成了釜钺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手握釜钺,统治着整个国家。2. 这个组织的釜钺之力让人望而生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釜钺”这个成语与权力和武力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手握着釜钺,象征着他的权力和武力非常强大。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权力和武力相关的成语,如“霸权”、“强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釜钺,她管理得很严格。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军队是国家的釜钺,保卫着国家的安全。3. 高中生:这家公司的老板是行业的釜钺,他的决策能够左右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