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地名。即 西周 的 东都 洛邑 。故址据传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郊。《书·洛诰》:“ 召公 既相宅, 周公 往营 成周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洛阳 者, 周公 营下都以迁 殷 顽民,是为 成周 。”
(2).借指 周公 辅 成王 的兴盛时代。 汉 扬雄 《解嘲》:“有建 娄敬 之策於 成周 之世,则繆矣。” 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一顾 成周 力有餘,白云闲钓五溪鱼。”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夫《关雎》始《风》,《清庙》始《颂》,《鹿鸣》始《小雅》,《文王》始《大雅》,拨乱返正,而多士翕化,思进进善,而天下向风, 成周 之盛,虨乎备矣。”
- 基本含义
- 指事情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达到了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 详细解释
- 成周是由“成”和“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成”意为事物的发展和形成,也可以表示达到某种状态或产生某种结果;“周”意为完整、完备。成周的含义是指事物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达到了最高点或最佳状态。它强调了事物的圆满和完美。
- 使用场景
- 成周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或进展达到了最佳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计划、一个项目或一个事业的顺利进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技术、表演等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此外,成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段感情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或顺利进展。
- 故事起源
- 成周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魏策一·春秋》。据传,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曾经担心自己的国家会有危机,于是找到了一位卜卦的专家。卜卦的专家告诉魏昭王,只要魏国的国运能够达到成周的状态,就不会有任何的危机。于是,魏昭王开始努力发展国家,使国家的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佳状态。最终,魏国的国运确实达到了成周的状态,国家安定繁荣,没有遭受任何的危机。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成周来形容事物或事情的发展达到最佳状态。
- 词语结构
- 成周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个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周了。2. 他的演技已经成周,深受观众的喜爱。3. 这段感情正处于成周的状态,两个人非常幸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周与“完美”、“圆满”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事物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达到了最佳状态的画面,来加深对成周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周相关的成语,如“成全”、“成仁”等。也可以探索成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文学、艺术、商业等方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画画水平终于成周了,老师夸奖了我。2. 初中生:这个团队的合作已经成周,项目进展非常顺利。3. 高中生:我努力学习,希望我的成绩能够成周,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我的创业计划已经成周,公司发展迅速,获得了投资。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成周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