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见端的词语解释
见端的意思
拼音:jiàn duān    注音:ㄐㄧㄢˋ ㄉㄨㄢ
基本解释

看到事物的端倪。《荀子·非相》:“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显露的端倪。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 中国 今日虽无大资本家,然其见端固已有之。”

基本含义
看到事物的开头或端倪。
详细解释
见端是一个由“见”和“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意为看到事物的开头或端倪。它用来形容人们能够通过观察事物的一小部分来推测整体的情况或趋势。这个成语强调了观察者的敏锐和洞察力。
使用场景
见端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特别是在描述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时。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通过观察到的一些细节来预测整个情况的发展趋势。例如,当你看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有些不寻常时,你可以说“我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见端了他可能有什么困扰。”
故事起源
见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田忌曾与赵国的名将平原君进行赛马比赛。田忌在比赛前观察到了平原君的马匹,并发现平原君的马匹有些疲惫。田忌利用这一观察结果,采取了一些策略,最终赢得了比赛。从此以后,人们用“见端”来形容通过观察事物的一小部分来推测整体的情况。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见”和“端”。
例句
1. 他从新员工的表现中见端了公司未来的发展。2. 老师通过学生的作业质量见端了他们的学习态度。3. 从他的眼神中我见端了他内心的不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来记忆“见端”这个成语。例如,与“见微知著”相比,“见微知著”强调通过观察微小的细节来推测整体情况,而“见端”则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开头或端倪来推测整体情况。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见端”类似的成语,例如“见微知著”、“见机行事”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人们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从蚂蚁的行动中见端它们要找到食物。2. 初中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表情和语气,我见端她今天心情不好。3. 高中生: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我见端了公司近期的经营状况。
(0)
诗文中出现“见端”的诗词

忆山送人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

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

其馀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齧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馀日,泊舟事征鞍。

烂熳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噫》不复留,驰车走轘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三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妨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馀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山,中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

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

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0)

题习斋

寓形宇宙间,所至习乃成。

事以习故熟,艺以习故精。

婴儿始匍匐,习之能自行。

南人初学没,习惯如履平。

承蜩有馀巧,解牛新发硎。

是皆习熟故,见者为之惊。

矧惟君子学,吾道深而宏。

欲穷圣贤域,精微故难明。

圣贤与愚鄙,何啻莛与楹。

愚夫堕恶习,自蹈谷与坑。

善恶分舜蹠,毫釐当细评。

莫将朱夺紫,无使渭浊泾。

根源见端的,履践严度程。

容貌必齐庄,坐立无倚倾。

视听一于礼,言语纯于诚。

百行孝为本,战战如奉盈。

操行洁冰玉,宇量涵沧溟。

经德岂干禄,为善非近名。

方其学习初,是非交战争。

见义勇必为,有过时自抨。

造次必致察,思虑防始萌。

恶念痛扫除,用力如用兵。

善端谨护持,保己如保城。

新功生者熟,旧习熟处生。

一心湛不挠,四体明且清。

平居寡悔尤,处困心亦亨。

谁知人寰中,有此天爵荣。

嗟予资浅薄,役于蕞尔形。

主宰未纯一,气血时纵横。

岁月不我与,循省敢遑宁。

以习名其斋,为我座右铭。

(0)

水龙吟·其七丙辰生日

儿童不识樗翁。挽衣借问年今几。

少如彦国,大如君实,披襟高比。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

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

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绮。

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

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

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

(0)

送观可道郎中祠南镇使淮府还京二首·其一

亲奉天香祀会稽,黄封玉检烂金泥。

地同南岳临朱鸟,祠俯名藩异碧鸡。

三秀乘春沾雨露,五云披晓见端倪。

好祈神化资神武,缥渺前旌举白霓。

(0)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六

梁土皇帝,南天太子。相见端的,不识妙旨。

廓然不识莫公私,太子皇帝对面时。

一片檀香炉上火,残红吹起发花枝。

(0)

送评事十九叔入秦

白露沾蕙草,王孙转忆归。

蔡州新战罢,郢路去人稀。

谒帝不辞远,怀亲空有违。

孤舟看落叶,平楚逐斜晖。

北阙见端冕,南台当绣衣。

唯余播迁客,只伴鹧鸪飞。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