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列席常用于正式场合,如政府会议、国际会议、企业座谈会等。它可以用于描述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领导等受邀请参加会议的情况。
- 例句
- 1. 他作为专家受邀列席了国际会议。2. 她受到了政府的邀请,将作为代表列席座谈会。
- 基本含义
- 作为嘉宾被邀请参加会议或座谈会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参加会议,有发言权而没有表决权。
[构成]
动宾式:列|席
[例句]
他们列席会议。(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了解其他与会议相关的成语,如“主持人”、“发言人”、“闭门羹”等,以丰富你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邀请我列席班会,我感到非常荣幸。2. 初中生:我被学校列席了一场教育座谈会,听到了很多有用的建议。3. 高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受邀列席了学校的校长会议,向校长提出了一些建议。4. 大学生:作为科研团队的一员,我有机会列席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专家交流研究成果。5. 成年人:作为企业的代表,我受邀列席了国际合作座谈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 故事起源
- 列席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武成》中,描述了周武王时期,他的大臣被邀请参加重要会议的情景。从此以后,列席逐渐成为表示受邀请参加会议的固定词语。
- 英文翻译
1.attend as a nonvoting delegat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列席的“列”字理解为“排列”,表示受邀请者被特别安排在会议的座位上。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列席 lièxí
[attend a meeting as a nonvoting delegate] 作为旁观者出席,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
(1).依次而坐。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列席而赋诗,或班觴而宴语。” 唐 王勃 《圣泉宴》诗:“披襟乘石磴,列席俯春泉。” 明 陈恭尹 《宿宝积寺》诗:“列席就清阴,开襟面凉风。”
(2).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五:“设计委员会本来是在编制外的,故只能列席。” 柔石 《一个伟大的印象》:“在这次的代表会议里,有我们底十六岁的年青的勇敢的少年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