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忮辩的词语解释
忮辩的意思
拼音:zhì biàn    注音:ㄓㄧˋ ㄅㄧㄢˋ
基本解释

强辩。 晋 陶潜 《读史述·韩非》:“巧行居灾,忮辩召患,哀哉 韩生 ,竟死《説难》!”

基本含义
形容争辩激烈、锐利。
详细解释
忮辩指争辩时言辞激烈、锐利,双方都不肯退让,争论不休。
使用场景
忮辩常用于描述争论、辩论、争执等情况,强调双方意见激烈,不肯妥协。
故事起源
忮辩一词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犹水之就下也。水寒而求温,冰泮也。’孟子曰:‘善人之于善也,犹水之就上也。水热而求凉,忮忮然也。’”故事中,公孙丑和孟子就君子之道进行争辩,孟子用“忮忮然”形容善人对善行的追求,表达了他的观点。
词语结构
忮辩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忮”是形容词,意为锐利、激烈;“辩”是动词,意为争辩、辩论。
例句
1. 他们在会议上忮辩得面红耳赤,最后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2. 这两位律师在法庭上忮辩,争论的声音震耳欲聋。
记忆技巧
可以将“忮辩”联想成两把刀交锋的场景,表示争论激烈、锐利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成语,如“争辩不休”、“争论不休”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并了解更多关于争论、辩论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学在课堂上忮辩了很久,最后老师告诉我们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2. 初中生:我们班同学在班会上忮辩,讨论如何改进学校的午餐质量。3. 高中生:我和同学为了选修课的问题忮辩不休,最终决定听从老师的建议。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我们团队与对手忮辩,展示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5. 成年人:在公司会议上,同事们忮辩了一个小时,最终达成了共识,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0)
诗文中出现“忮辩”的诗词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七韩非

丰狐隐穴,以文自残。君子失时,白首抱关。

巧行居灾,忮辩召患。哀矣韩生,竟死说难。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