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应许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承诺和诺言,强调履行承诺的重要性。
- 例句
- 1. 他向我应许,明天一定会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2. 我们应许了他的请求,会尽快提供帮助。3. 作为一个领导,必须言出必行,履行自己的应许。
- 反义词
拒绝
- 基本含义
- 答应别人的请求或承诺。
- 基本解释
答应,允许。 清 李渔 《意中缘·设计》:“你就要辞也辞不脱了,落得做个人情,应许了罢。” 庐隐 《两个小学生》:“还有他爹纵着他,说甚么请愿是法律应许的行为,不能干涉啦。” 冰心 《斯人独憔悴》:“看他们请愿的条件,哪一条是办得到的?就是都办得到,政府也决然不肯应许,恐怕启学生干政之渐。”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承诺和诺言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信守承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应许我明天会带来好吃的零食。2. 小学生:我应许妈妈,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3. 初中生:我们应许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这个项目。4. 高中生:老师应许我们会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5. 大学生:我应许我父母,会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 故事起源
- 根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魏书·卷五十九·崔浩传》中。故事讲述了崔浩在担任官职期间,以言出必行的态度对待公务,深受人们的称赞。
- 英文翻译
1.(答应) agree; promis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应许这个词语与“应该许下承诺”的发音进行联想。也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应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应许指的是答应别人的请求或承诺。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表示会遵守自己的承诺或诺言。
- 近义词
答应、应允、同意、准许、承诺、容许、应承、愿意、允诺、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