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自己得好处。谓只图个人私利。《国语·晋语二》:“抑挠志以从君,为废人以自利也。”《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清 黄宗羲 《原君》:“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没君之道固如是乎?”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然而若干叭儿,忽然转向,又挂新招牌以自利。”
- 基本含义
- 只考虑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
- 详细解释
- 自利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利益。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自私和缺乏同情心的表现。
- 使用场景
- 自利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及他人利益的人。它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情况,包括个人行为、政治决策、商业竞争等。
- 故事起源
- 自利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做“孟尝君”的人,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贵族。孟尝君非常自私,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因此,人们用“自利”来形容这种自私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自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自”表示自己,第二个字“利”表示利益。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只顾自己利益的意思。
- 例句
- 1. 他为了自利,不惜出卖朋友。2. 这个政府只顾自利,完全不考虑人民的利益。
-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自利”的技巧可以是将“自”字与“自私”联系在一起,因为自私正是自利的一种表现。另外,可以将“利”字与“利益”联系在一起,因为自利是只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自利”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利益相关的成语,如“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自利,总是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2. 初中生:这个政治家只顾自利,对国家的发展毫不关心。3. 高中生:商界竞争激烈,有些企业家为了自利不择手段,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只顾自利,不愿意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很难获得团队的支持。5. 成年人:在人际关系中,只追求自利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往往会失去朋友和亲人的支持。希望以上关于“自利”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