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亦作“ 乌桕 ”。落叶树。实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蜡烛等。《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西洲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乌臼》:“《玄中记》:‘ 荆 扬 有乌臼,其实如鷄头,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猪脂。’”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词:“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乌桕木》:“乌桕,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臼,故得此名。”
(2).鸟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伯劳》:“鷑鳩,《尔雅》名鵧鷑…… 江 东谓之乌臼。”
- 基本含义
- 指黑色的臼,比喻人的智慧或才能。
- 详细解释
- 乌臼,古代用来捣米的臼,因其黑色而得名。成语“乌臼”比喻人的智慧或才能。乌臼的黑色象征着深沉、内敛,寓意着人的智慧和才能常隐藏在内心深处。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智慧或才能出众,但表面上不显露出来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智慧或才能。
- 故事起源
- 乌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和荀卿是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被比喻为乌臼。故事中,孟子和荀卿一起参加齐国的科举考试,荀卿得到了高分,而孟子却没有。孟子对荀卿说:“你的智慧就像乌臼一样,深藏不露。”这个故事成为了“乌臼”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像 + 乌臼
- 例句
- 1. 他的智慧就像乌臼一样,深藏不露。2. 尽管他平时不说话,但他的智慧就像乌臼一样,深藏在内心深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乌臼的黑色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智慧和才能深藏不露的人,就像乌臼一样,黑色的外表隐藏了内心的智慧。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乌臼”成语的用法,如“乌鸦喝水”、“乌鸦反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智慧就像乌臼一样,深藏在内心深处。2. 初中生:他虽然不说话,但他的智慧就像乌臼一样,深沉而内敛。3. 高中生:他的才能如乌臼一般,深藏不露,让人难以捉摸。4. 大学生:他的智慧和才能就像乌臼一样,不张扬却深入人心。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乌臼”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