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至物的词语解释
至物的意思
拼音:zhì wù    注音:ㄓㄧˋ ㄨˋ
基本解释

最微妙的事物。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

基本含义
指最高的境界或最高的事物
详细解释
至物一词来源于《道德经》,原意为最高的物体。在现代汉语中,至物一词常用来形容事物达到了极致的境地,或者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最高层次。
使用场景
至物一词常用于修辞和哲学领域,用来形容某样事物的极致状态,或者指某个领域的最高境界。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位艺术家的作品达到了至物的境界,或者某个领域的研究达到了至物的层次。
故事起源
至物一词最早出现在《道德经》中,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老子认为,至物是宇宙的最高境界,是道的本质和最高层次。这个概念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事物的最高境地。
词语结构
至物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至”和“物”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演技已经达到了至物的境界。2. 这个研究成果代表了该领域的至物水平。3.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至物的作品之一。
记忆技巧
可以将至物理解为事物的顶峰,或者是事物的最高境界。可以通过与“至高”、“最高”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至物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道家哲学和老子的思想。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至物相关的成语,如“至善”、“至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成为至物的科学家。2. 初中生:他的画画技术已经达到了至物的境界。3. 高中生:这个书法作品的境界可以说是至物了。4. 大学生:他的研究工作已经达到了至物的层次。5. 成年人:他的演技已经达到了至物的境地,无人能及。
(0)
诗文中出现“至物”的诗词

欣木亭诗

寒威折青阳,云雨作朝暮。

槎牙粲新绿,寂历晴川树。

至物皆春,岂在云间露。

之人止亭上,笑歌谁与晤。

眷此荣与华,我亦知嘉孺。

来游对溪山,识取亭中趣。

(0)

训士吟·其十一

天运更代谢,气至物不遗。

芳树花忽发,好鸟鸣其枝。

流水清且閒,游鱼漾绿姿。

欣欣物各得,吾身亦化机。

物欣吾亦乐,坐此春风时。

宇宙何空阔,嗒然忘所私。

(0)

十月十二日夜纪梦

卧游忘近远,忽在田野间。

田家正收穫,篱落整且完。

北林五间屋,西厢亦复然。

纸窗映红日,机杼鸣关关。

东墙列嘉树,高廪如丘山。

老稚各有事,往来纷不閒。

出门唤童御,小艇维江干。

沿洄迷处所,中道历险艰。

时闻异人语,妙理彻肺肝。

鸣鸡忽戒旦,斗帐梅花寒。

心同理罔间,时至物有先。

欹枕思往路,桃源杳漫漫。

(0)

狮子行道峰

佛力所至物皆化,看取南山金碧堆。

林浮莽伏不衔毒,狮子昔曾行道来。

(0)

除夕四首·其一

至物情淡,明朝又早春。

岁行已若此,往事何酸辛。

寒铎闻前巷,孤舂隔数邻。

焚香冥默坐,静忆百年身。

(0)

宿江阴得太初书

侵晨发毗陵,薄暮及江阴。

积雪明高原,归鸟喧前林。

孤舟风雨夕,大江云雾深。

遥遥越乡感,脉脉游子心。

美人隔江浦,寤寐安可寻。

至物有合,离析领瑶音。

爱赏欣自古,慕群悲独今。

寄言狂歌客,一樽待吾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