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防范措施周密、牢不可破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军队、警察、安全措施等方面。
- 例句
- 1. 这家银行的安全措施严密,堪称三垣之地。2. 这个团队的防守如同三垣,敌人根本无法攻破。
- 基本含义
- 指城市的三层围墙,比喻防范严密,固若金汤。
- 基本解释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座。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的合称。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天道·三垣》:“三垣: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三垣,四十七星。” 明 张居正 《宫殿记》:“﹝三大都﹞鸿图华构,鼎峙於南北,譬之三垣丽天,太乙之所更居也。” 清 曹寅 《黄河看月示子猷》诗:“阴森浚九地,晃朗排三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城市的城防体系,了解不同城市的围墙结构和防御策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团结就像三垣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2. 初中生:这个游戏的防守策略就像三垣一样,没有人能够轻易得到我们的旗帜。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安保措施就像三垣一样,非常严密,保护我们的学习环境安全。
- 故事起源
- 成语“三垣”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昭公十一年,晋国大夫韩宣子在齐国为晋国请命,齐国大夫颜渊说:“晋国如今有三重城墙,我们应该做好准备。”意思是晋国城防措施非常严密,我们要做好准备。后来,“三垣”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防范措施严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三垣”形象化为城市的三层围墙,想象城市内外都有坚固的墙壁,形容事物坚固不可摧毁。
- 词语结构
- 主谓式,形容词短语作谓语。
- 详细解释
- 三垣原指古代城市的三层围墙,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安全和防御敌人的进攻。成语“三垣”比喻防范措施严密,固若金汤,形容事物坚固不可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