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中水的词语解释
中水的意思
拼音:zhōng shuǐ    注音:ㄓㄨㄙ ㄕㄨㄟˇ
基本解释

(1).水中。《国语·吴语》:“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 韦昭 注:“中水,水中央也。”
(2).指中官。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曍氏 以龙纪”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 共工 以水名官……中官为中水。”
符合水平面标准。《周礼·考工记·舆人》:“立者中县,衡者中水。” 贾公彦 疏:“衡,横也。横者中於水,无高下也。”

基本含义
指水位适中,既不深也不浅。
详细解释
中水是指水位适中,不过深也不过浅的水。在成语中,中水常常用来比喻掌握得恰到好处的技能、知识或能力。
使用场景
中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掌握得刚刚好的事物,比如说掌握得恰到好处的技巧、学习得适中的知识、掌握得恰到好处的能力等等。
故事起源
关于中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根据相关文献和研究,可以推测其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中,水是农民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水的深浅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中水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是通过农民对水位的观察和总结,将水位适中的状态比喻为掌握得恰到好处的技能、知识或能力。
词语结构
中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适中的意思,“水”表示水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技术很厉害,掌握得正好是中水。2. 这个学生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保持在中水线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中水”这个成语与水位适中的场景进行联系,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片湖面上,水位恰到好处,既不会淹没自己,也不会让自己觉得不够水深。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水有关的成语来扩展对中水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比如“水落石出”、“水到渠成”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游泳池的水位刚刚好,不会淹到我。2. 初中生:他的英语水平一直保持在中水线上,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3. 高中生:他的篮球技术掌握得恰到好处,每次投篮都能准确命中。4. 大学生:我的专业知识水平一直保持在中水线上,不会太浅也不会太深。
(0)
诗文中出现“中水”的诗词

泛若耶溪

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

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

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

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

短褐衣妻儿,馀粮及鸡犬。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0)

游悟真寺诗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馀,门户无扃关。

仰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青翠,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阑。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斗薮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然。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祇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蘋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危石叠四五,?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鶱。??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艰。

扪萝蹋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朮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乾。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馀,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0)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0)

次韵僧潜见赠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

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

(0)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0)

饮龙井

眼底閒云乱不开,偶随麋鹿入云来。

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