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新出现的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或事物,也用于表达对新的希望和发展的期待。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公司的晨星,才华出众,前途无量。2. 这部电影是新导演的处女作,被誉为电影界的晨星。
- 基本含义
- 指在天空中照耀的第一颗明亮的星,比喻新出现的有希望的人或事物。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清晨稀疏的星,多用于比喻。
[构成]
偏正式:晨(星
[例句]
晨星闪着微弱的光芒。(作主语)寥若晨星。(作宾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星星相关的成语,如“星火燎原”、“星罗棋布”等,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发现了一个新同学,他非常聪明,就像是我们班级的晨星一样。2. 初中生:这位小提琴演奏家是一位年轻的晨星,他的音乐才华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感受。3. 高中生:这本新出版的小说被誉为文学界的晨星,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
- 故事起源
- 晨星的成语意义源自于古代的天文观测。在古代,人们观察到在黎明时分,晨曦初现,星星开始逐渐消失,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后熄灭的星星就是晨星。人们将这颗最后熄灭的星星与新的一天和新的希望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晨星”这个成语。
- 英文翻译
1.(清晨的星) stars at daw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宽阔的草原上,远处的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开始出现,代表着新的希望和新的一天的到来。将这个场景与成语“晨星”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晨”和“星”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晨星 chénxīng
(1) [morning star]∶日出前在东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颗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称“启明星”
(2) [stars at dawn]∶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寥若晨星
晨见之星。常以喻人或物之稀少。 晋 张华 《情诗》之二:“束带俟将朝,廓落晨星稀。” 宋 苏轼 《祭范蜀公文》:“既歷三世,悉为名臣,今如晨星,存者几人。” 明 王世贞 《<本草纲目>序》:“博物称 华 ,辨字称 康 ,析宝玉称 倚顿 ,亦仅仅晨星耳。”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漫谈的人才也寥若晨星,令人感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