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好歹多用于口语中,表示对某件事情的结果或者处理的方式不满意,希望尽快有个结果。常用于批评、劝告、安慰等场景中。
- 例句
- 1. 你好歹得给个答复,不能一直不说话。2. 他好歹是个大学生,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解决呢?3. 虽然这个方案不是最好的,但好歹也是个解决办法。
- 基本含义
- 表示做事情或者处理问题时,无论好坏都要有个结果,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基本义:(名)好坏。
(2) (名)(好歹儿)危险(多指生命危险)。万一她有个好歹;这可怎么办?(作宾语)
(3) (副)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做某件事)。时间太紧了;好歹吃点就行了!(作状语)
(4) (副)不管怎样;无论如何。你好歹也要拿个主意。(作状语)
[构成]
并列式:好+歹
[同义]
好赖
- 延伸学习
- 1. 学习其他表示结果的成语,如“有始有终”、“有得有失”等。2. 学习其他表示不满意的成语,如“不耐烦”、“不满意”等。3. 学习其他表示拖延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好歹也要拿个好成绩回家。2. 初中生:你好歹得告诉我真相,不能一直隐瞒下去。3. 高中生:他好歹是个学霸,怎么连这个问题都解不出来?4. 大学生:虽然这个实习经历不是很顺利,但好歹也算是锻炼了一下。
- 故事起源
- 《史记·刘敬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刘敬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他为刘邦出谋划策,但是刘邦常常不能及时听从他的建议,拖延事情的处理。刘敬就对刘邦说:“好歹你得做个决断,不能一直拖延下去。”从此,好歹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好歹理解为“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并与“有个结果,不能一直拖延下去”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好歹是一个副词短语,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好歹 hǎodǎi
(1) [good and bad]∶好坏
不知好歹
(2) [in any case]∶用在动词前面,表示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随便地做某件事
舀点儿水,好歹洗几下就行啦!
(3) [no matter in what way]∶用在动词前面,表示不管怎样,总要发生某种行为
他要是在这里,好歹能拿个主意
◎ 好歹 hǎodǎi
[mishap;disaster] 不幸的意外事故;灾祸
万一有个好歹
(1).好坏。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那先生好歹,哥哥説与我听。”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婆埋冤五娘》:“胡乱这般时节,分甚好歹?”《红楼梦》第二五回:“ 彩霞 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道:‘没良心的!狗咬 吕洞宾 --不识好歹。’”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那时候 小二黑 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
(2).指结果。犹分晓。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每日家醉而復醒,醒而復醉,倒街卧巷,今番务要和你见箇好歹。”《西游记》第十九回:“ 老孙 还要打开那门,与他见个好歹。”
(3).意外的变故。多指死亡。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孩儿也,不争你有些好歹啊,着谁人侍养我也。”《水浒传》第五一回:“ 雷横 娘道:‘哥哥救得孩儿,却是重生父母,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万一我要有个好歹,等 咱二愣 长大成人,去找你认爹的时候,这只手镯就算个凭证吧!”
(4).不管怎样;无论如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是半路里追不着的时节,直到他爹娘家中,好歹追他回来,问个明白。”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姑姑,你若作成我这桩亲事,重重相谢。你好歹早些儿来回话。” 丁玲 《奔》:“到了 上海 ,你可别丢开我不管,我比不得你们,有亲戚熟人,好歹要替我找个落脚!”
(5).凑合着;将就。 梁斌 《红旗谱》四五:“午饭好歹搁上点面蒸疙瘩,人们都说好吃。” 王树梁 《山林支队》第一章十三:“ 罗才 以为大概是要放他走了,就好歹把马缰绳缠到了牲口槽边的立柱上。”